记者 祁金芬 史有东
盛夏七月的胭脂三川艳阳灿烂、绿意葱茏、万物蓬勃。记者走进康乐县五户乡打门村,道路干净整洁,公共花坛和房前屋后成片的花儿向阳生长、随风摇曳,村里随处可见知青文化宣传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革命青年志在四方、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插队落户干革命、学习知识服务人民……”一句句醒目的标语,一张张青春的笑脸,仿佛让人回到了那段激情的岁月和火热的青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数以千万的城市初高中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父母和亲人,奔赴祖国的边疆、农村经受磨炼,与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农村的开发与建设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这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浪潮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永远难以忘却的故事,同时,也在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名词——知青。
巍巍白石山,青青药水峡。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康乐县有知青698人,其中来自兰州市387人,其他县市65人,康乐县246人。主要分布在五户、八松、草滩、鸣鹿等乡镇,其中五户乡有知青94人,大多来自甘肃师大附中、七局一中及其他学校。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二十一、二岁,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1968年11月26日,他们离开学校,离开父母,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康乐县,在这里工作、学习、劳动、生活,他们克服种种吃住行等方面的困难,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努力改变着贫穷落后的乡村,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书写知青生活。在这里,他们得到了乡亲们的接纳,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在这里,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接受了艰苦生活的锻炼;在这里,他们传播知识,与乡村少年儿童一起成长;在这里,他们难舍乡亲,留下了许多回馈故乡的印记。知青返乡后,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关爱乡亲、反哺家乡,每年都有知青重返康乐县,重温知青生活,支持康乐县教育卫生事业,资助关爱贫困残疾学子,将康乐县称之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为了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传承弘扬听从指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反哺家乡的知青精神,2023年,打门村投资150万元在六社原上沟生产小队插队知青居住点修建了占地面积为1300平方米的康乐县知青馆,馆内收集知青时代生产生活学习物件300多件。该馆以史脉为线、图文与实物相互印证,全面、清晰、真实地展示当年知青生产生活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及知青历史背景介绍,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进一步了解和感受过去一代人的经历,激发广大群众学习知青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品质。知青馆自2023年6月1日开馆以来,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
知青馆共有知青精神展厅、知青学堂、知青小屋、知青麦场四部分。知青精神展厅共分听党召唤,青春无悔;阳光雨露、共同成长;栉风沐雨、劳动锻炼;百花齐放、反哺家乡四个章节,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实物等方式,展现知青在康乐县农村工作、学习、劳动、生活中创业、拼搏、发展的精神。知青书社和知青小屋、知青麦场还原当年知青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真实场景,展现知青们用青春和汗水、用忠诚和热血,为祖国建设、农村发展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知青岁月,冲洗了他们的稚气,锻炼了他们的筋骨,也成熟了他们的思想;知青岁月,铭刻在知青们的人生轨迹中,每一个知青的经历,或许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共同折射出当年的时代印记。无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他们都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接受了时代特殊的洗礼。这不只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也是人生的流金岁月,更是一片永远抹不去的青春记忆。他们不畏艰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回忆,引人思索,给人启迪。
研学活动
主题党日活动
村党支部党员参观知青馆
当年知青生活场景复原
当年知青劳动场景老照片
馆内的知青老照片展板
当年知青生活用品
当年知青回乡
知青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