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传千年之经义 燃万古之明灯
时间:2024-07-16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作者:​康乐中学高二年级(21)班 张荣婷

康乐中学高二年级(21)班 张荣婷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从敦煌壁画的精美壮观到水墨国画的清新婉约;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遍野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澈脱俗;从汉语的博大精深到吴侬软语的温婉动听……那灿烂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今天的泱泱中华。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很多年轻人却坚信他们不会消亡,虽然自己没有学,但总有人会热爱。

千万粉丝博主江寻千在河南驻马店确山县进行了一场打铁花表演,她是第一个敢于尝试非遗打铁花的年轻人。她第一次看到打铁花时,只见火树银花在黑夜中绽放,被震撼落泪,自那之后便萌生了学习打铁花的想法。于是她联系了河南确山打铁花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老师,他为传承推广打铁花技艺而奉献了半生。打铁花曾有个旧行规,一千年来传男不传女,当听说她想学时便表示很愿意传授,甚至不念及行规,可见其后继无人的困境。杨建军老师担心她受伤,但她坚持要学习,甚至连续多个月不停歇,最终打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铁花,也成为了第一个打铁花的女孩。

“今生戴花,来世漂亮。”近日,有山、有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也有人间烟火气的宝藏城市泉州火爆出圈,成为众人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泉州蟳埔渔村的簪花传统在去年年末颇引人注目,其吸引了大量游客专程前来体验。谁说簪花不少年——早在宋代,男子就盛行簪花。当然有人说只有女子才能簪花,事实上很多男性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偏见,头上戴的不是花,是勇气,更是对世俗偏见的反抗。在宋代,簪花对文人志士来说,不仅只是礼仪制度,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寓意。

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引起年轻人对古代舞蹈美感的热议,她们敢于尝试,让传统文化以这种方式被更多人看到,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是有了他们的敢于尝试,才让这些非遗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喜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你看,传千年经义,千千万万的人在行动,何况你我,更该有你我。

观五千年史路,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华夏无双。

(指导教师:马春花)

编辑:海霞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4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