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瑞鹏 陈礼娟
盛夏时节,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受灾群众的心思跟近期的温度一样燥热——受损房屋修缮如何?房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赶入冬能否顺利入住?……就在大家焦虑、疑惑时,6月11日,陈家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马建国来到该村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现场,带着村民的疑虑,按照施工图对着一个个施工细节详细观察、仔细询问……
“急,我比谁都着急!”豆粒大小的汗珠顺着两鬓滑落到他已晒脱一层皮的脸颊上,“我不是闲着没事来这里转悠,是受群众嘱托、大家信任来这儿,责任大着呢!”除了经营一家建材铺外,马建国的自建房在地震中几乎毫发无损,这让村里群众对委托他监理村上的房屋修缮颇为信任。小到钢筋切割、大到房屋设计,自恢复重建伊始,马建国几乎全程参与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每天都能看到他穿梭在各建设工地。
“从思想上尊重群众,从感情上靠近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有忠告诉记者,面对群众疑虑,村干部没有回避。
“除了政府层面下派的工程监理外,我们积极收集并整理群众各种关于项目施工建设方面的疑惑,制定了由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牵头、各社长参与的监理小组制度。除监委会主任外,其余社长轮流到施工现场,带着问题与施工方进行沟通、了解,并在第一时间由各社长为群众答疑,把群众的疑惑解决在第一时间、第一线。”
“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严控时间节点,确保群众能早日迁入新居。同时,也欢迎群众监督,我们将耐心解释村民监督委员会提出的疑惑,让群众放心!”甘肃宁河建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史有甫告诉记者。
在群众、村社、政府工程监理等多方监管下,占地200亩、计划建设184户的陈家村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已有164户顺利封顶并进行装饰装修。幼儿园、小学和党群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也在同步加紧修建中。
除集中安置点的大规模建设备受关注外,分散广泛的原址修建户也没有被忽视。陈家村群众佘白克的9间房屋都不同程度受损,目前5间北房主体已基本完工。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每天都有村干部前来监督施工质量、进度等。“我们也去集中安置点了解过,原址修建的工程质量和安置点的一样,质量确实好,不管是县上还是村里,大家都很上心,没有不合格的问题。我家的9间房就是样板,这么好的房子光靠自己真修不好。”看着新房子一寸寸“生长”,佘白克满心欢喜。
佘白克指着自家快要修建好的房子,激动地对前来察看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马建国一行介绍着新房的布局:“我有两个儿子,这两边的设计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厨房、这是卧室,这还有一个卧室,带洗手间的……如果以后条件好了,还可以把这堵墙打通……”对于新生活,他充满期待。
陈家村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如今,走在村子里,一个个新房正拔地而起,村庄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我们准备组织签了协议的群众到集中安置点观摩,看看自己将要入住的新居。同时,也希望群众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经村上整理归纳后向有关部门反映。”马有忠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