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人们总是希望,对于健康可以未卜先知,以便做到未雨绸缪。其实,你只要在照镜子时,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就可以大致辨知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判断出一些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医生在问诊时都会叫患者伸出舌头,医生通过观察舌头的状态判断患者的疾病。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舌头与各类疾病的关系,记者采访了州中医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医师马国杰。“中医认为,舌象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组织的健康状况。如果舌体红润、苔薄、不滑不燥,则为‘无病之舌’。但很多人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不是颜色紫暗、有裂纹,就是有厚厚的舌苔。”马国杰说道。
马国杰说,看舌头属于中医望诊中的一部分,这个问诊方法叫舌诊,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舌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舌质、舌形和舌苔的变化。
舌质:即舌体的颜色形态的变化。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里透红。病理表现分四型,淡白舌,舌色浅淡,白色偏多,主虚证;红舌,舌色较正常舌红,鲜红主实热或阴虚内热;绛舌,暗红色,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青紫舌,全舌均呈青色或紫色,或局部现青紫色斑点分淡青紫舌,绛紫舌和瘀斑舌,主气血运行不畅。
舌形:指舌体的形状,包括老嫩、瘦薄、裂纹、胖大等。
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是胃气上蒸胃阴而成,正常时,不干不湿,不滑不燥,均匀分布,透过舌苔可以隐约看见舌体,即所谓薄白苔。
病理分型有以下两大类:
1.苔质:舌苔变薄主病在初期或在表,变厚则为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润苔是正常舌苔,或风寒表证、湿证等疾病初期;燥苔提示津液已伤,高热、大吐、大汗或阴邪所阻,主病多见热盛伤津,阳虚气不化津;苔质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面,揩之不去为腻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如豆腐渣,揩之可去,叫腐苔,主湿浊,痰饮,食积;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包含镜面舌,地图舌等,一般主胃气匮乏或胃阴虚还可见于严重的气血两虚。
2.苔色:白色为常见的苔色,见于正常人或表证,寒湿证或热证等病初期;舌苔颜色发黄为黄苔,主热证和里证;灰黑苔当中浅黑为灰苔,深黑为黑苔,一般来说,见于病久,主邪热炽盛,或阴寒内盛和痰湿久郁。
马国杰说,舌头是健康的“晴雨表”,了解了舌诊以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舌头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来推断健康状况,并在平时的饮食及生活方式上进行调理。
马国杰说,舌质是青紫舌,或局部现青紫色斑点,舌苔薄白湿润,主气血运行不畅,即血瘀体质。患病倾向有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桃、醋、玫瑰花、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和饮品,少食肥肉等油腻食物。还可进行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
马国杰提醒,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马国杰说,舌质是淡红色或红色,舌苔黄厚腻,主湿热,即湿热体质。患病倾向包括糖尿病、胃肠疾病、疮疖、黄疸等病。
调养方式:应戒除烟酒,不要熬夜,饮食清淡为主,多吃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适合做如中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锻炼。
马国杰说,舌质是绛红色,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主阴虚火旺,即阴虚体质。患病倾向有高血压、慢性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调养方式: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多吃鸡鸭肉蛋、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甘凉滋润的食物,少食羊肉、牛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运动。
马国杰提醒,阴虚体质的人在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平时要克制情绪,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马国杰说,舌质淡白,舌苔白,主阳虚、寒证,即阳虚体质。患病倾向包括水肿、腹泻、咳嗽等。
调养方式:可多吃牛羊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甘温益气的食物,少食黄瓜、藕、梨、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要做好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可做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广播操等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日常可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
马国杰说,舌质淡红胖大,舌苔白厚腻,主痰湿,即痰湿体质。患病倾向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