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卐字纹”双耳彩陶罐
时间:2017-09-06 作者:罗东升

“卍字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写成“卐”为逆时针方向。“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正式将“卐”采用作汉字,读作“万”。过去的研究曾一度认为“卐”形纹是通过佛教传入中国的,但其实中国境内出现“卐”形纹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

临夏州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卐字纹”双耳彩陶罐,它高33.2厘米,口径14.5厘米,腹径33.2厘米,底径10厘米,重3.410千克,积石山县银川乡出土征收。该藏品陶质为泥质橙红陶,陶质坚硬。撇口,短直颈,溜肩,鼓腹,下腹部饰两个对称的半环耳,腹部向下渐收为小平底。在纹饰的使用上,先在陶体上施一层赭红色的陶衣,然后用黑彩在其上绘出纹饰。口沿内饰两层连续弧线纹,颈部饰一周弧线纹,颈肩结合处饰一条宽带纹。肩腹部饰四个对称的大圆圈纹,大圆圈纹里面又饰以小圆圈纹,在小圆圈纹里面则以宽带折线纹施以“卐”纹。最下部以一条宽带弧线纹收边。整体造型端庄典雅,纹饰简洁大方,富有远古文明的神秘感。

《辞海》载:“卐”(音“万”)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此标志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的历史上均出现过:后来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罗门教、佛教等都曾使用。后来,发展引申坚固、永恒不变、辟邪趋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是表示永恒的吉祥符号。“卐”起源于史前文化,最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卐”字符号。

随着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卐”形符号在中国的流行和使用更为普遍。唐代铜器、清代织锦、建筑彩绘、手工刺绣及镂空门窗上比比皆是。但这些器物上使用的“卐”形纹大多是取吉祥寓意,曾经浓厚的宗教意味,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审美成分越来越浓,渐渐演变成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了。

保存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上的“卐”字纹,表达了我们勤劳勇敢的先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对太阳和光明的崇拜和向往,是我们研究史前先民原始宗教的重要物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作者 马玲)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4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