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积石关
时间:2017-09-07

积石关坐落在今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地处巍峨的积石山麓,积石峡东口。  

“地险天成第一关,嶷然积石出群山。”这是明御史李玑游历积石关后写的《题积石》诗的两句,他以饱满的激情,赞美了明初在河州设置的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大关——积石关的雄奇、险要和壮丽。   正如诗中所描绘,它确实地险天成,南倚巍峨高耸的积石山峭壁,北临浊浪滔滔的黄河深渊,背山面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要隘,军事之要地,甘青之门户。关内为积石山县,关外为青海省循化县,隔黄河与青海民和县相望。  

积石关声名远播,更主要的还在于它是大禹导河的源头和无数文人骚客的吟咏。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沧海”,《史记·夏本纪》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大禹治水之千秋之功开始于积石,从此,大禹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治水大业,从此,积石也名垂千古,扬名天下。传说,大禹接受了尧帝治水的命令,决定先从灾害最大的黄河开始治理。他循河逆流而上,来到积石山,看到黄河被巍峨高耸、绵延几十里的积石山所阻,洪水蓄集,一片汪洋,每遇暴雨或雨季,常常溢出滔滔而下,造成九州之灾害。他认为只有凿开一个缺口让水泄出去,才能消出水灾隐患。因此他一改他父亲鲧用筑堤堵水的方法,采用疏导之法。他带领百姓开凿积石山,经过千辛万苦,积石山终于被凿开了,黄河水从凿开的缺口,顺着河道向东飞泄而去,归向大海,消除了水患。积石峡就是大禹治水时凿成的,积石峡绝壁上层层叠叠的崖壁纹路,传说是大禹导河时留下的斧痕,直到今天,积石峡中,还有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如禹王石、大禹斩蛟崖、骆驼石、天下第一石崖等。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明朝时官府在这里修建了禹王庙,并派官员按时致祭。可惜禹王庙在清光绪年间毁于兵燹。  

积石关壮美的景色和大禹治水的千秋功德及神奇美妙的传说,吸引了无数的朝廷命官、文人骚客来此游历,并留下了一首首赞美雄关、歌颂大禹的优美的宝贵的诗篇,使积石关更具文化底蕴,也更使积石关声名远播,千古流芳。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黄河》诗写道:“谁开黄河源,流出混沌河?积雨飞作雪,惊龙喷为波。湘瑟飕飕弦,越宾呜咽歌。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元代进士杨仲弘的《题积石》中有“禹功疏凿过殷勤,宇内山川自此分”的诗句。  

    最辉煌的还数明代,大学士解缙被贬为河州礼房吏时游览积石关,写下了“积石唐家节度城,吐蕃羌帽帐纵横,而今河水清无底,时有游人月下行”的绝唱。  

曹国公李景隆、御史李玑、都御史杨一清、副使王锦、御史范霖、御史张涣、御史沈越、御史张鹏、同知鲍龙、节度从事胡曾、河州儒学教授高弘、刘西泉、风泉等官员和文人雅士来积石关游历,都以《题积石》为题,留下了精美的诗章,成为一时之盛。  

清代河州知州王全臣的《积石》、河州兼收郭朝佐的《积石诗》、吴镇的《积石歌》、循化厅同知龚景翰的《小积石山》、河州进士张和的《积石奔流》、贡生罗锦山的《积石奔流》、民国河州名士祁魁元的《早登积石山》、《登积石山》、《望积石》、《望积石山感怀》、张质生的《禹王石歌》、《积石神功》也是不朽的诗作,当代学人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作品。这些洋洋大观的诗词使积石关更具斑斓璀灿的文化色彩。     


    积石关壮美的风光,大禹导河的千秋功业及传说,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要隘,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地位及悠久厚重的历史,使积石关一直声名显赫,现在更成为一处名胜,吸引着无数文人学士和游人来此游历、观光。  
 ( 原发布日期:2011-7-18)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4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