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黄河三峡文艺》的文学坚守与突破
时间:2025-11-21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沐颜

在当下文学期刊普遍面临生存压力的背景下,一本由永靖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的县级内刊《黄河三峡文艺》,以其独特的办刊理念和卓越的文学品质,赢得了全国范围内作家、评论家的一致赞誉。

《黄河三峡文艺》杂志没有局限于地域的狭小视野,而是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全国征稿,刊发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这种理念与胸怀,使得刊物汇聚全国各地的优秀作者,形成百花齐放的创作生态。

浙江杭州诗人周维强评价说:“《黄河三峡文艺》不论是排版还是内容都有着一流的呈现。足以见得,永靖县领导对文学的重视,同时文学传承在永靖县有着深厚的人文土壤。”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马元雄评价其“一本县级杂志办出了省级期刊的格调与胸怀”;陕西安康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姜华则称赞其“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站位高端,品相周正,理念前沿,博采众长,以质取稿,南北融通,已呈大家气象。”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了《黄河三峡文艺》在办刊格局上的突破与超越。

省作家协会会员宋史、先秦史研究学者祁新龙,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刊物的这一特点,认为其“是一本县级刊物,却立足县情,辐射到了全国。每一期刊发作品的作者均来自不同领域,也让这本刊物百花齐放”。这种全国性的视野和包容性,使得《黄河三峡文艺》既吸收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又为读者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学世界。

在选稿上,《黄河三峡文艺》始终坚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原则。刊物所发表的作品,大都来自全国各地作者的自由来稿,只要作品优秀、质量上乘,都会获得刊登机会,不仅保证了刊物的文学质量,也为新人提供了平台。浙江温岭诗人、《三角帆》诗刊主编若水指出:“在如今期刊经费不足、生存艰难的情况下,《黄河三峡文艺》却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宗旨,是多么难能可贵。”湖北作家李仁学对此深有感触,他的小说处女作便是在该刊发表后一发不可收。事实证明了《黄河三峡文艺》在扶持新人,鼓励创作方面的积极作用。

《黄河三峡文艺》不仅在内容上追求卓越,在装帧和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刊物素雅大气、装帧高端,版面设计之美令人称道。

甘肃白银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惠永臣评价道:“所发作品质量之高,版面设计之美,令人称道”。江苏无锡诗人陈筱静称赞其“印刷高雅精美,所选作品质量上乘,可读性高,给人以启迪。”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杨军说:“《黄河三峡文艺》质量丝毫不比那些老刊物差,甚至内容更丰富,包容量大且具有重要的可读性、欣赏性。”甘肃酒泉诗人董贵元更是直接称赞其“绝对是内刊中的大刊、名刊。每期作品厚重,先锋、前瞻性强,又不唯名家。期期让人不忍释卷”……这些评价充分展示了《黄河三峡文艺》在刊物呈现上的匠心独运,从装帧到内容,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编辑的用心和专业。

《黄河三峡文艺》积极挖掘黄河精神元素,始终关注黄河沿岸各族人民生活的村庄与土地,关注现实生活中苦难和汗水,筏子客的号子、田野抽穗灌浆的粮食、祖母的炊烟,风情浓郁的歌谣与舞蹈所组构的饱满、亲切的俗世家园的叙述和记录。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西宁诗人撒玛尔罕评价其刊发的很多作品蕴含了黄河的多重品格,既有父亲般的雄性与坚韧,又有母亲般的柔肠和包容。甘肃灵台作家田华评价:“《黄河三峡文艺》是此地另外一颗璀璨的人文明珠,它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征稿,以高品格、高水准,以灵活、包容、深刻的大气象的精神风貌,为读者奉上难得的精神大餐。”诸多言辞充分证明了《黄河三峡文艺》是一本既有文学性又有地域特色的刊物,让读者在阅读精彩纷呈的文字内容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永靖的特色地域文化。

总之,《黄河三峡文艺》虽作为一本县级内刊,却以卓越的文学品质和独特的办刊理念赢得了众多诗人、作家的赞誉。这些评价不仅是对刊物本身的肯定,更是对永靖县文学事业发展的鼓励和鞭策。“纳涓涓细流,终成大河之势。”相信在未来,《黄河三峡文艺》将继续秉持其办刊宗旨、理念与特色,为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推动地方及中国文学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孔令定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