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乔栋明
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山体滑坡、边坡坍塌等隐患让人揪心。历经18个月攻坚、总投资1.12亿元的积石山县震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全部完工通过验收,用实在举措守住了群众的平安家园。如今,走进大河家镇的村庄、景区和沿线道路,昔日危险的边坡早已“披甲戴盔”,一项项治理工程为灾区撑起安全保护伞。
记者沿着村道来到大河家镇韩陕家村七社,曾经令人提心吊胆的不稳定斜坡,现已筑起坚固的安全屏障:巷道左侧粗壮的抗滑桩深扎岩土、连排而立,像是给斜坡安了道“铁闸”;桩体上方的坡面,锚杆格构梁纵横交错,把松散土层“锁”成一块整体,还有坡脚新砌的挡土墙、墙根蜿蜒的截排水渠,为周边群众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甘肃智广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作为积石山县自然资源局技术支撑单位,承担全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任务。公司工作人员包得文告诉记者:“大河家镇韩陕家村七社不稳定斜坡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采取锚索抗滑桩、锚杆格构梁、挡土墙和截排水渠等工程措施,为当地村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
前往大墩峡景区的沿途,记者看到山体表面铺着一张张结实的主动防护网,像穿上了“防护衣”,被动防护网在坡脚形成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即使有零星落石也能及时拦截。
随着工程的完工,这条连接景区的交通要道逐渐恢复畅通,保证了游客和路边车辆的安全。
从景区返回,大河家镇大墩村558乡道上车辆来来往往,公路旁的边坡上,钢筋网格和坚固桩子牢牢锁住松动岩土,边坡有效抵御山体滑坡风险,保障了来往车辆通行,守护着下方安置点群众的安全,为灾区生产生活恢复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个治理项目的落地,离不开全县的系统推进。地震后,积石山县委、县政府聚焦民生安全,迅速启动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12亿元、覆盖16个子项目,全面清除重点隐患。如今,所有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交出了灾后治理的民生答卷。
该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文玉说:“我们组织省、州、县专家和工作人员每年进行4轮全覆盖排查,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严格落实‘六个一’措施,指导乡镇、村社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有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自开始至今,积石山县用实打实的工程和常态化防护,消除了地质灾害风险,让群众的安全感满满。在这片历经考验的土地上,安全防线越筑越牢,为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平安”成为最温暖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