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张姝 通讯员 薛诚
从“一室难求”到“舒心就医”,永靖县医疗卫生健康工作锚定健康永靖建设主线,全力完善服务体系,科学配置卫生健康资源,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让群众的健康获得感节节攀升。
走进永靖县妇幼保健院崭新的内科住院部,暖阳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在病床上。64岁的唐占菊正照顾着她88岁的母亲。唐占菊告诉记者:“我们家到新区不方便,自从县妇幼保健院搬到老区以后,送饭伺候老人就方便多了;特别是医院的医生医术精湛,对病人嘘寒问暖,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让我们挺感动的!”
老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近年来永靖县医疗卫生系统直观又温暖的变化。曾几何时,资源分布不均、基础设施陈旧、专业人才短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等问题困扰着大家。现如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改革正在铺陈开来。
永靖县妇幼保健院的变迁,是该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生动注脚。从蜗居且设施老旧的逼仄空间,到如今功能分区清晰、环境温馨舒适的现代化新院区,其内科诊疗区域的面积就扩大了近3倍。“从空间的局促到功能的完善、从人才的捉襟见肘到梯队的初步形成,我们一步一步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以前内科只开设了门诊,没有住院部,自从搬迁到新院区后,增设了呼吸专科门诊和标准化病房。”县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尤佛增说,现在各科室的功能完善了,也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人才队伍。硬件升级和人才培养让每一位妇女儿童都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有温度的医疗保健服务。
据统计,近年来,永靖县累计投入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7亿元。这笔“真金白银”的投入,结出了累累硕果:新建、改扩建了7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曾经依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老三样”看病的基层场景,正逐步被彩超、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现代化设备取代。
新建并投入使用的永靖县中医医院更是结束了该县没有独立县级中医院的历史,中医内科、骨伤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科等特色科室一应俱全,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配备到位,迅速成为县域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和群众信赖的“中医之家”。
“以前量个血压确实困难,一个大夫找不上,现在小罗是村上的村医,我们量个血压、有个头疼脑热的,一叫就过来了,确实方便。”太极镇孔寺村村民李春发告诉记者。
李春发老人的感受,是永靖县织密基层健康服务网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县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的远程医疗系统,让上级医院的专家资源通过“云端”下沉到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年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同比提升了43%。其特色的康复服务、治未病中心,以及定期深入乡镇开展服务的中医巡回医疗队,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健康选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看中医有去处”的愿景,正在永靖大地上一步步成为现实。
从县妇幼保健院的顺利搬迁,到覆盖县乡村三级、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服务网络织密筑牢,永靖县医疗卫生系统的奋进之路,改变的不仅是诊室的大小与医院的多少,更是永靖人民健康生活的底气和希望。在书写基层医疗卫生能力跨越式发展生动篇章的同时,托举起群众日益厚重的健康获得感,也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健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