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3日
【2025相约敦煌】我伴敦煌晨昏 起舞星辰大海
时间:2025-09-22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莫高窟第272窟 北凉 莫高窟最早出现的飞天群

一千多年前

恒河

山岚日出,钟声破晓

我掠过菩提叶

从古印度一路东来

飞进敦煌石窟

在彩云香花间欢喜乐舞

莫高窟第437窟 北魏 

我头上的束髻和宝冠

丰美圆润的容颜与身形

是来自故乡的记忆

而在敦煌

我与中华文明相遇

从此酝酿幻化中国风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伎乐飞天 

大概一百多年后

新的潮流来了

我的肩带裙裾

愈加层叠起伏

身姿也更清秀纤细

随着衣袖的摆动

我在窟顶藻井摇曳旋舞

飘逸自如

莫高窟第397窟 隋 天花飞旋

隋代

崖壁上新开的

七十多个石窟里

都留下了我灵动多姿的身影

有时我和伙伴们组成庞大的歌阵

翻涌着跃动的火焰

有时我们是天庭的出行先导

鼓动起疾驰的飚风

莫高窟第321窟 初唐 双飞天 

唐代

我回首顾盼 举臂扬花

飞进了一片通透纯净的湛蓝

这抹稀有的蓝

取自于河西走廊限定蓝铜矿

更寄予了人类对万里晴空的向往

莫高窟第320窟 盛唐 四身飞天  

这一时期

丝绸之路北、中、南三条路
“总凑敦煌”

多元文明在此交汇

西域艺术与东方审美

在我身上完美融合

画师们以高超技艺点亮理想之境

仅凭笔下流畅交错的线条

和匠心独具的空间留白

就能完美勾勒出

我翱翔九天的曼妙与舒展

3fefe5784a6c8ab4d0333da11db98040.jpg

▲莫高窟158窟 唐 持璎珞飞天

自此

正如李白所写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我成为最具有持久生命力的

敦煌“顶流”

莫高窟第76窟 宋 飞天双手持拍板演奏

之后的岁月

我伴石窟走过无数个日升月落

历经战乱、偷盗、破坏

才终于来到今天

在新中国的阳光下

明珠拂尘 重现光彩

2018317054e8d22b1a4cc3f7729330be.jpg

《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特种邮票 1952年发行

从上世纪50年代起

我从千年石窟飞上“国家名片”

在径寸之间

摇曳长裙飘带

焕发勃勃生机

▲《敦煌壁画(第五组)》特种邮票 1994年发行

更令我骄傲的是

70余年间

敦煌,这座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

先后被搬上数十余枚珍邮

当石窟、壁画、彩塑与邮票同框

一个艺术鼎盛的繁盛世界引人入胜

真可谓是

方寸间 大敦煌 

图源:央视新闻

盛世修文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

馆内的兰台洞库顶部

我尽显东方美学神韵

图源:央视新闻

从敦煌到海上

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

“爱达·魔都号”

到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

“爱达·花城号”

每一艘都由我为洁白的船身

点上朵朵天花

披上飘飘彩带

祝福邮轮在新时代的

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世界 

▲拼版图片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左)、央视新闻(右)

从上太空到“天宫”行

中国航天员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

巡天探宇

4年20次舱外活动

我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最信赖的伙伴

见证更多“宇宙级精彩”

 

溯源敦煌

1600多年的时光

270多个洞窟

4500多身姿态各异的我

几乎窟窟皆存

每一个我都凝结着巧手匠心

见证着丝路上技艺与美的共鸣

▲2025年综合提升新版《丝路花雨》精彩上演。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丁凯

今天

呼啸的钢铁长龙早已取代了驼铃声声

当壁画中的我由文创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丝路花雨》的飞天舞姿

惊艳世界

“天衣飞扬 满壁风动”的传说

还在继续传唱

古老文脉正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奔涌向前


本文配图除注明来源外均源自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官方微博

本文撰写策划:聂鑫 耿宁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