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临夏州文化馆展厅,吸引目光的是1976年的《北京日报》、1973年的《解放军画报》和《甘肃日报》、1978年的《群众文化》、1979年的《文汇报》、1981年的《甘肃画报》《民族画报》《人民画报》等合订本,还有1973年的新闻照片装订本等,一本本摆放整齐,如静默的时光容器,沉淀着半个多世纪的社会记忆。

合订本已泛黄,纸端清晰印刻着不同年代的新闻:有建设时期的劳动号角,有改革浪潮中的探索足迹,也有时代发展的奋进篇章。那些带着墨香的报纸版面,记录着国家政策的演进、社会生活的变迁,更蕴藏着临夏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故事——或许是某个角落的建设成就登上了地方新闻,抑或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被镜头定格;画报则以图像叙事补充着文字的留白,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交相辉映。这些合订本不仅是新闻载体,更像一部立体的报纸发展史,让参观者在翻阅间触摸时光的温度,读懂与时代同行的轨迹。

楼道墙上悬挂着的摄影与书画作品,言说着这片土地的一些故事,它们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临夏文化的缩影,将历史记忆、自然风貌与人文情怀熔于一炉,让参观者在驻足凝视间,读懂这片土地的底蕴与温度。

文化馆是一个文化中心,也是一个文艺休闲中心。从1965年到2025年,走过一甲子岁月的临夏州文化馆,始终把为人民谋文化福祉、为民族谋文化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公众教育、普及文化艺术、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辅导基层文化骨干、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作为重要职责,积极发挥好窗口、平台、阵地作用,为临夏文化艺术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已合并临夏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成为甘肃省科普基地、兰州大学文学院实习实践基地、兰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临夏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值得一提的是,该馆河州文化大讲堂、春风化雨·临夏州文化馆送文化下乡活动、弘文正道·临夏州文化馆系列书画展览3项活动入选“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计划”,并组织人员在省、州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全面发挥文化馆各项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书写了精彩答卷。
州文化馆聚焦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品牌在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场馆职能作用,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文化力量。
去年11月,该馆在积石山县安集镇风林村开展以“迁新居 展笑颜——感恩奋进·情暖积石”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受群众喜欢。活动与群众搬入新家的喜悦,相得益彰,洋溢在崭新整洁的村庄,村民们都说:“这场送文化下乡活动办得及时,送到了大家心坎上,我们过好新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一个个文化活动火热举行,一大批群众文化作品相继“诞生”。在临夏县北塬鲜花港举办“送文化进景区”演出活动;在积石山县石塬镇秦阴村及宋家沟村、刘集镇刘集村和居集镇劳动村,为当地群众写春联、送祝福;组织花儿歌手参加在陇南市武都区坪垭乡举办的“大地欢歌·幸福陇原”——2024年全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州彩陶馆(州博物馆)、临夏州综合福利院、和政县新营镇三坪村开展春风化雨·临夏州文化馆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线上线下累计惠及民众7万人次。
2024年10月,承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感恩奋进·情暖积石·福佑临夏书画展”,展出作品百余幅,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们发挥自身优势,以艺术之力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倾情倾力创作出一批有筋骨、有温情、有格调的书画精品,激励广大群众勠力同心,凝聚起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能量。

先后承办的“寄语洛城花·为传河州情——牡丹文化书画交流展”、2024年“神采云南”对外交流系列展览——云南省农民画优秀作品馆际交流展、“‘丹青赋彩·翰墨铸情’济南·临夏东西部协作暨‘感恩奋进·情暖积石’书画交流展”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甘肃省民间工艺作品展览”临夏甘南片区联展等,成为讴歌时代、记录伟大抗震精神和奋发有为崭新风貌的力作,展现了艺术家们的责任担当,全年参观4000人次。
厚植优秀传统文化。馆里去年创设河州文化大讲堂,邀请文化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传统经典、弘扬中国文化,为全州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一个全新的窗口。讲座深受我州文化工作者、退休干部职工及文化爱好者的喜爱,纷纷表示:“从专家的深刻解读和真实事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期待大讲堂越办越精彩。”

免费艺术培训一期接一期,一批又一批文化指导、基层文化骨干在该馆“充电”。寒暑假举办的古筝、书法、舞蹈、武术、美术及花儿等多个公益项目培训班,将优秀资源聚合在公共文化云平台集中呈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把艺术教育办到百姓家门口,让艺术走进广大零基础学员的生活,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非遗保护传承有声有色。去年6月,承办的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的临夏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举行,通过文艺演出、技艺展演和非遗展览等多种活动,全面系统地宣传展示了近几年我州非遗保护的成果。现场邀请国家级、省级、州级及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技艺展演。“这些蛋雕太精巧了,经过精雕细刻,一个个蛋壳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好灵动啊,师傅们做的泥塑还原度真高,惟妙惟肖。”在非遗技艺展演区和产品展示区,传承人的技艺展演和非遗作品,吸引诸多市民驻足观赏,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在“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精心策划组织设计展馆,展出临夏砖雕、河州掐丝珐琅、河州泥塑、河州木雕、雕刻葫芦、铜艺等具有临夏元素的非遗展品,让外地游客体会到花儿临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以文化为笔,以热爱为墨,照亮每一次奔赴美好的征程。在州文化馆,寻得一方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如歌岁月中让文化愉悦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