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甘肃临夏:一场花椒大会串起580万斤的“麻辣新约”
时间:2025-07-28 来源:新华财经

盛夏的河州大地,椒香四溢。7月24日,2025中国·临夏花椒产销对接大会暨花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年会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客商共聚一堂,以椒为媒、以会为桥,共谋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大会现场签约花椒580余万斤、金额近1.8亿元,标志着临夏花椒产业在“产销对接、品牌强农”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临夏椒乡焕新生 小花椒长成富民大产业

临夏州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也是全国知名的花椒主产区。境内积石山县、临夏县等四大主产区连片种植50余万亩,核心品种“临夏大红袍”以颗粒饱满、色泽红艳、麻味醇厚著称,麻味素含量稳定在6%以上,被誉为“甘肃十大名果”。

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将花椒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持续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全州花椒种植面积达51.26万亩,年产量近万吨、产值超5亿元,带动12万椒农人均增收3200元。临夏花椒不仅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更成功纳入全国花椒价格指数监测体系。

“从粗放种植到标准化生产,从卖原料到卖品牌,临夏花椒实现了从‘土特产’到‘金名片’的蝶变。”临夏州委副书记万学科在致辞中表示,当地正谋划实施花椒低效林改造、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生产线等项目,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

科技赋能提质效 创新联盟聚合力

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花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的年度盛会。联盟汇聚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市农科院、云南省林科院等32家科研院所及企业,围绕品种改良、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

“过去我们关注产量,现在要聚焦品质。”联盟理事长魏安智介绍,联盟已筛选出适宜西北高原的抗病新品种5个,推广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使亩产提高20%以上。下一步,将重点突破花椒精油提取、麻味素稳定化等“卡脖子”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科技的力量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在临夏县莲花镇,鲁家村百年花椒古树群被授予“临夏花椒百年古树村”称号。合作社负责人感慨:“老树种结出新果子,靠的就是专家指导的嫁接改良技术,一斤古树花椒能卖到120元!”

产销对接拓市场 火锅经济搭快车

“重庆火锅的灵魂在麻辣,麻辣的关键在花椒。”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会长陈国华的发言引发共鸣。作为花椒消费“大户”,重庆火锅产业年产值超82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400亿元。

大会期间,重庆江津先锋花椒城、重庆俊博食品等企业与临夏签订花椒深加工及出口协议;新飞达食品、四川翠宏等10家企业现场认购临夏花椒580万斤。“我们计划将临夏花椒引入重庆火锅全球行活动,让这抹‘中国红’香飘世界。”陈学文董事长表示。

“近年来,临夏积极推动花椒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和巩固提升计划实施,全力推进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面积、产量、产值“三提升。”甘肃省林草局副局长刘天波坦言,此次产销对接打破了“产区卖原料、销区做品牌”的旧格局,通过“火锅企业+产区合作社”的直采模式,让椒农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改革激活新动能 “两山”转化路径宽

当前,甘肃正推进花椒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甘肃省林草局将统筹整合退耕还林、产业扶持等资金,重点支持良种繁育、冷链仓储、品牌营销等薄弱环节。

刘天波表示,临夏将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全力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把林草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把花椒作为林草产业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大倾斜扶持力度,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

临夏的实践印证了“小作物”也能撬动“大振兴”。在积石山县银川乡,建明种养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家里8亩花椒去年收入12万元,今年签了保价收购协议,价格还能再涨一成。”如今,合作社带动周边200多户群众发展林下经济,花椒林下套种药材、养殖土鸡,亩均收益突破8000元。

从刘家峡畔的千年椒林,到重庆火锅的沸腾锅底,一颗小小花椒串联起乡村振兴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如万学科所言:“我们要让每一粒花椒都承载着农民的致富梦、乡村的振兴梦、中国的农业强国梦。”

椒香未散,征程已启。随着大会落幕,满载临夏花椒的冷链货车驶向川渝、长三角、粤港澳……这条飘香之路,正铺展着西部特色产业拥抱全国、走向世界的壮阔图景。

编辑: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