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推进医疗资源整合 让群众共享“健康红利
时间:2025-07-28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马玉兴

临夏融媒记者 马玉兴

从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到持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从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美化就医环境,到大力培育人才、创新服务模式……积石山县人民医院的每一步坚实足迹,都深刻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成为聚焦群众健康需求、深化医改实践的生动缩影。

破壁惠民:互认共享省时省心

“以前换家医院看病,同样的检查总得再做一遍,费钱又费时。现在好了,拿着县中医院的结果直接认,省了好几百块,少跑大半天!”在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刚刚完成就诊的王大爷对检查结果互认政策赞不绝口。

这是医院深化管理改革、力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带来的成效。医院通过严格审核机制,杜绝过度检查,确保互认质量与安全。截至6月26日,已实现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33259项,互认率高达99.51%。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累计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42.72万元,平均缩短就医时长40分钟。

强基固本:专科能力与救治水平跃升

近日,患者张阿一舍因气短伴咳血1周入院治疗。经过科室详细查体、阅片后,决定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下见左主支气管管腔可见外压性狭窄,黏膜高度隆起,表面凹凸不平致管腔狭窄闭塞,远端气管镜无法通过,遂给予活检7块组织及刷检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96%,安全返回病房。

该病例的成功诊治,是医院技术能力持续提升的缩影。今年上半年,积石山县人民医院各科室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经申请并备案的共6项。同时,远程会诊工作持续推进,上半年累计完成100例,其中与宣武医院会诊3例、与章丘区医院会诊7例、与省人民医院会诊90例。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继去年该院骨科、普外科成功创建州级重点专科后,今年上半年,麻醉科也积极申报州级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梯队日益完善。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医院打造的“五大中心”生命守护网持续高效运转。数据显示,上半年胸痛中心成功救治1118例、卒中中心救治266例、创伤中心救治2964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救治861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救治患者276例,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实屏障。医院还积极推动救治能力下沉,胸痛中心专家指导关家川乡卫生院成功创建州级联盟胸痛救治单元,培训基层医护人员20余人次。同时,为胸痛等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

精诚服务:暖心体验提高群众满意度

“现在来看病,一进门就有导诊人员主动询问引导,流程清晰多了,窗口服务态度也特别好。”前来就诊的李芳对医院服务的提升感受深刻。

医院坚持狠抓医疗安全与护理服务质量,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与竞赛考核。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进行的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8%以上高位。另一方面,大力优化服务流程:在关键区域增派导诊人员,落实各项便民措施;窗口单位和护理单元服务温度显著提升,投诉量大幅下降。硬件环境也同步升级:灾后维修提升工程完工、门诊楼至外科楼连廊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患者通行;院内补栽草坪、种植月季银杏,环境更加优美怡人。

引育并举:人才创新驱动发展

“我们采取‘师带徒’的帮扶模式进行精准帮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和指导方案,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一位踏入我们医院的患者都能感受到亲切的关怀,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主治医师朱世旺告诉记者。

内部“造血”方面,创新开展“传帮带”活动,推行“一对多”“团对团”帮带模式,骨干人才与66名青年医生签订“师带徒”协议,通过学术讲座、技术培训加速青年成长。外部“输血”方面,上半年累计派出30名骨干赴外地医院进修学习,汲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医院服务模式也在持续创新变革,”医院党委办马文娟介绍,“我们医院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理念,调整门诊布局,构建多科室协调会诊模式。大力推广‘一站式’综合诊疗,发展‘互联网医院’拓展线上服务,深化‘多学科诊疗(MDT)’解决复杂疾病,实施‘弹性排班’应对高峰。”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打破科室壁垒,为患者提供更整合、便捷、精准的服务。


编辑:马忠德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