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夏日防溺水,这几件事一定要教会孩子
时间:2025-07-23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暑期来临,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也伴随着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溺水。据统计,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特别在暑期,溺亡事件频频发生。家长和孩子们要了解以下防溺水措施,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

认识溺水,警惕危险

溺水往往发生得快速又突然。2分钟就可能发生窒息,4-6分钟就可能发生溺亡。同时,溺水可能是无声的,并不伴随大喊大叫,这增加了及时发现的难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场所有所不同。4岁以下幼儿溺水易发生在家中脸盆、水缸、浴池等蓄水容器;5-9岁儿童则多在水渠、池塘、水库等地方遇险;而10岁以上孩子的溺水更多发生在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此外,管理不规范的泳池和戏水场所也是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

记住,只要有积水的地方,就可能发生儿童溺水。哪怕只有3厘米深的水也可能导致幼童溺亡。化粪池、石灰池、建筑工地坑洼积水,以及非游泳区域的户外水域都是溺水发生的高危场所。即使会游泳,也可能发生溺水。

预防措施与自我保护

家长全程监护

儿童在水边嬉戏或游泳时,家长需全程陪同,切勿让孩子独自靠近水域。同时,家长要耐心教导孩子牢记游泳“六不”原则: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要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者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选择正规场所

游泳时,应选择正规场所,下水前,需了解水域环境并做好热身运动。若水温较低,可在浅水区淋洗身体,待适应后再下水。

游泳过程中,需孩子的体力量力而行,避免在饥饿、饱腹或者疲劳状态下下水。下水后,严禁贸然跳水或打闹,远离急流、漩涡等危险区域。

远离危险区域

遇到标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的区域,务必绕行。陌生水域风险极高,严禁在无防护区域游泳,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切勿以身涉险。

溺水急救与正确施救

他人溺水如何施救?

若发现有人溺水,未成年人千万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向附近的成年人呼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救援人员清晰说明落水人数、地点等关键信息。

水中施救方法:对于近距离的溺水者,施救者在呼救的同时,可以利用身边的竹竿、绳索、木板等物拉其上岸;对于远距离溺水者,施救者可以抛掷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给溺水者,再将其拖到岸边。

进行水中施救时,需要注意三点:无救助能力者切勿下水救人;施救时应降低重心,避免被溺水者拉拽;使用树枝、竹竿时,从侧面移动接近溺水者,防止误伤。

岸上急救怎么做?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根据其状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如果溺水者有意识,要做好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溺水者无意识但呼吸平稳,应将其翻转为侧卧位,清除口鼻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保暖;如果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脉搏微弱或消失,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尽快把溺水者送往医院。


编辑:马忠德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