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刘家峡中学八年级(9)班 张博
我的家乡在甘肃,一个“四面峰峦锁翠帷,万家花柳又春栽”的地方——永靖。
家乡是我心中不变的坐标。那里有我最惦念的味道,流淌千年的黄河穿城而过,彩陶上的图案照亮了华夏文明的曙光。
这里不仅有恐龙博物馆、炳灵寺石窟,还有姊妹峰;这里不只有九曲黄河水,还有百里芦苇荡;这里不只有社火,还有傩舞;这里不只有娇艳的郁金香,还有浪漫的马鞭草。
春日里的家乡最温柔。
每年正月十五,人们将麦秆混着树枝编成一个大“火把”,之后这个“火把”便在每个屋子停留片刻,就又会被大人们拿着走向一个很远的地方,这叫送火把。将霉运带走,寓意这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每当站在柳树下,不时吹来的风,将静默着的柳絮裹挟着吹向田野。站在山脚下,看着山巅盘旋着的飞鸟,渐绿的缓坡,开得洋洋洒洒的杏花,像被春天羞红了脸。在这里人们戴上面具,跳起傩舞,这也是家乡的名片之一。
农事随着时间的脚步,渐渐繁忙。孩子们奔跑在田埂上,看着随风如波浪般肆意飘动的柳条,便编成草环戴在头上,向鸟儿们炫耀着。
夏日里的家乡最活跃。
肆意游走的风,轻抚每一朵向阳而生的花,轻抚每一个天真淳朴孩童的眉角,轻抚每一片希望的田野。
人们总喜欢将上一年晒干的蒲公英和盛产的枣花蜜一起泡水喝,家乡的枣花蜜质地浓稠,滋味甜腻。
家乡的草莓被喻为“水果皇后”,那香甜的口感,鲜艳的色泽,无不述说着这片土地的神奇。这便是最朴素的人间烟火。
秋日里的家乡最喜悦。
丰收的鼓声,回荡在每一片金灿灿的田野上,而最常见的便是将玉米收割后,全都铺晒在院子里,变得干燥,易于保存。那一粒粒金黄的玉米,拿在手心几粒,盘旋空中的鸟儿倘若看见了,便飞到你的手掌啄食。晒干了的玉米被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面食。
冬日里的家乡最安静。
片片雪花将大地铺满,有人家的屋旁显出点点梅红,那是“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礼物。此时的天空永远那么干净。日尽天边,升起的炊烟,伴着飞鸟,弥散在空中。
家乡的故事在春、夏、秋、冬的每个季节中讲述。这里有贫瘠时的顽强,有丰厚时的豁达,有夏商的金戈铁马,也有唐宋的诗情画意。这里的文化跨越千年,都是一首沧桑而辉煌的史诗!
(指导教师:郭正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