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马琼洁 景溪
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十字路口,承载着无数期望与梦想,但也伴随巨大压力。当考试结束,不少考生仍深陷压力困扰。那么,高考后压力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调整?就此记者专访了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心理医生张明典。
高考后压力的来源
“高考结束后,压力并不会戛然而止。”张明典提到。首先,成绩的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煎熬。这段时间里,各位同学可能会不断地回忆考试中的细节,每一个不确定的选择、每一道可能做错的题目,都会在脑海中反复盘旋,引发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源于对未知结果的恐惧,以及对过去付出努力可能没有得到理想回报的担忧。
其次,面对未来的选择也是一大压力源。成绩公布后,各位同学将会面临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城市这些“人生重大决策”。父母、老师、亲戚朋友的各种意见也会纷至沓来,使得决策变得更加困难,压力也相应增大。
再者,高考后生活节奏的改变也可能带来压力。从紧张的备考状态突然切换到相对宽松的假期生活,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这种生活节奏的改变可能会引发空虚感和失落感,甚至会导致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心理问题。
应对高考后压力的心理策略
谈及如何应对高考后压力,张明典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接纳情绪。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环境后产生的各种情绪,其实源自我们自身、源自我们过往十几年以来的行为模式,情绪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当我们处在高考后这样一个时间窗口时,请同学们试着识别自己的每种情绪,“看看”这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然后允许自己有这样那样的情绪存在,接纳自身。
正念冥想是一种不错的心理调适方法。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逐渐加深加长自己的呼吸。当焦虑、担忧等情绪出现时,尽量不要试图去压抑它们,而是接纳它们的存在,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重塑认知。也许各位同学每天早上醒来时会想到很多让自己感到有些难以应对的事,不妨起床后对着镜子和自己对话:“我有能力面对高考后的所有挑战,我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逐渐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合理规划。面对高考后的选择,合理规划至关重要。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所在。然后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规划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大学期间要取得的学业成绩、要参加的社团活动等;长期目标则是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理想。
高考后的生活调整
张明典说,高考不是终点,它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要学会用适当的调整去缓解压力。
充实假期生活。高考后的假期是调整和充电的好时机。各位同学可以利用假期学习新的技能,比如掌握一门新的兴趣爱好、考驾照、学游泳等等。这些技能不仅能够丰富你们的知识储备,还能为未来的发展增添竞争力。此外,也可以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安排一些旅行,去不同的地方看看,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高考后的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缓解压力也非常重要。与家人多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最坚实的后盾。同时,也要与朋友保持联系,一起参加活动,互相鼓励。如果遇到心理问题,不要害怕寻求专业的帮助。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更好地应对压力。
张明典提醒,高考后的压力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正确的心理调适和生活调整,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要相信,人生是开阔而长远的,高考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路途,未来还有无数的可能等待你们去探索,无数的精彩等待你们去创造。希望大家能够以“让自己舒适”的心态去迎接高考后的每一个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