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苟裕光 尤苗苗 徐克荣
自济南市与临夏州建立东西部协作帮扶关系以来,双方深化劳务协作,创新合作机制,在产业帮扶和就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能。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中国玫瑰超级工厂——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阵阵花香扑面而来。高新智能温室内,娜欧米和雪山系列等10多个品种的百万株玫瑰竞相绽放。培训室内,一场鲜花种植技术培训正火热开展,老师通过图文演示与现场实操,细致讲解采摘规范、冷链包装要点,工人们认真记录,踊跃互动。
32岁的蒋培培是附近村民,得知家门口办了鲜花港就报名上班了。经过2年多的学习实践,蒋培培已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技术工人。她告诉记者:“在这里上班2年多来,每周都有实操和理论培训。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离家近,照顾孩子也方便。自从在鲜花港上班后,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中国玫瑰超级工厂——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是一家集智能温室、花卉科研产销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近年来,在东西部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下,该企业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走出“以花为媒、产业兴农”的乡村振兴路,激发了花卉产业活力,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把式”摇身一变,成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花农”。
“我们在东西部产业扶持资金的帮助下,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园、牡丹产业园和永生花加工车间等项目,进一步拓宽花卉产业延伸空间,扩展多工种的就业岗位,吸纳就近村庄年轻劳动力500多人,帮助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完成就业人员从靠天吃饭的田地劳作到掌握产业技能的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积极联系专业培训机构,通过‘理论培训+实践实操’方式,完成更多产业工人培训,将‘新花农’劳务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为花卉产业输送更多成熟优秀的产业技术人才。”该企业总经理张永友说。
共建乡村就业工厂是东西部劳务协作的关键内容。近日,记者来到临夏市新平制香有限责任公司江牌村就业工厂,车间内香气萦绕,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现场秩序井然。
这两年,临夏州紧抓东西劳务协作机遇,通过政府引导、协议引进及企企合作等方式,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在资金、技术和订单等方面争取支持,助力乡村就业工厂发展。作为临夏州首批就业车间,新平制香搭乘东西协作“快车”崛起,如今已成为陇上香业第一品牌,在西北同行业中规模、自动化程度和工艺均处于领先地位。
临夏市新平制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新平激动地说:“东西协作切切实实给予我们乡村就业工厂真金白银的支持,在市人社局的牵头下,为我们注资共计204万元,用于机械购置,扩大了生产规模。市人社局自2018年以来落实经营主体奖补和个人奖补共计110万元。现在,我们工厂有员工76人,人均月工资在3500元左右。香产品目前年产值为1500万元,主要销往宁夏和新疆等周边省区。”
为强化劳务输转,济临两地人社部门协同发力,创新“免费培训+定向输转+就业安置”模式,以“培训+招聘会”的方式促进群众就业。依托劳务机构开展“点对点”输送,今年已组织包机、专车405车次,输转2.02万人。
“2025年,全县共奖补5457人,落实资金308.07万元,其中济南务工奖补发放23人、13.95万元,脱贫人口交通补助发放5434人,全额落实交通费补助294.12万元。务工人员个人申请和乡镇申报5175人,落实资金278.58万元。”广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马俊武说。
济临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两地同心发力,将帮扶举措转化为乡村振兴实效。目前,超200家乡村就业工厂带动近万人就地就业,数万人通过劳务输转增收,为东西部协作打造出可复制的“济临样板”。
“今年以来,济临两地持续深化东西劳务协作,积极构建政策扶持体系,优化保障供给,不断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有力有序推动协作帮扶走深走实,截至目前,济南共帮扶我州705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对赴省外就业的脱贫劳动力按照不超过600元的标准分档给予一次性往返交通补助,目前,全州已为1.07万人落实跨省交通补助611.61万元。”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彩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