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毅
“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在这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国际节日,更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胜利的节日。它是1889年7月,以恩格斯为领导的第二国际为纪念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英勇斗争而规定的。
我国最早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俄国“二月革命”的浪潮,影响到我国东北哈尔滨。国内最早的“五一”劳动节纪念运动在1907年,初步觉醒的哈尔滨铁路工人们在5月14日(俄历5月1日)举行了6个小时的集会,号召中国工人奋起斗争。
19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前,我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号召中国工人纪念“五一”。4月18日,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第七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发动工人在“五一”节召开纪念大会。当时军阀政府听说上海工人将在“五一”停工开会游行,十分惊慌,急忙密令上海护军使署,禁止工人集会游行。全国工界协进会第七团体派代表一再交涉无效后,开会决议:无论军警怎样干涉,5月1日午后按照决议进行,绝不屈服!反动当局看到威胁无效,连忙采取紧急措施,在“五一”节前夜和当天,派出大批军警严密戒备;各租界区帝国主义的巡捕房派出大批巡捕侦察戒备,防止工人在租界内集会;公共体育场也被兵士包围起来。然而,工人们不屈不挠、斗志高扬,终于在靶子场边的一块荒地上开了庆祝会。大家挥舞着红旗,高唱劳动歌,庄严地提出了实行“三八制”——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口号。
这天,上海、北京、广州、九江和唐山等地举行了群众性的集会和示威游行。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还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工人阶级首次举行的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着《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上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
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曲,是由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不久,在1000多人参加的纪念“五一”大会上,工人们登台演唱了这首战斗的革命歌曲。这首歌是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早期工人革命歌曲之一,也是由工人阶级自己唱出的最早的一首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歌曲。
革命战争年代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1930年,党中央在反“围剿”异常紧迫的时期,仍然发布了“红五月运动”的决议、口号和宣传大纲。5月1日,农村革命根据地举行了武装示威游行,各地有几万到几十万的群众、红军、赤卫队及少先队参加了游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长征中度过的。红色干部团的勇士们在“夺取金沙江,纪念五一,北上抗日”的号召鼓舞下,连夜攻占了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渡口,开辟了北上抗日的前进道路。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实际行动。
新中国诞生后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规定5月1日为劳动节,全国放假1天,之后不断修改。1950年5月1日,中国劳动人民以自由、欢乐和幸福的心情,欢度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在北京,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和许多外宾一起,检阅了首都数十万群众的示威游行队伍。在全国大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到处红旗招展、歌声洋溢,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举行集会游行,形成一幅劳动人民斗争胜利和祖国繁荣昌盛的壮丽图景。
此后,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人们换上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有的还利用小长假外出旅游,饱览祖国壮丽山河、名胜风景。党和国家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里,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弘扬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忘我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