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临夏人物】葫芦雕刻大师马耀良
时间:2025-04-21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葫芦雕刻大师马耀良

●冷子

马耀良(1927—2013),临夏市人,回族,是临夏州乃至甘肃省有名的民间雕刻艺人、甘肃省工艺美术特级大师。他被大家称为“葫芦王”。

图片岳云大战陆文龙

马耀良出身于绘画世家,自幼受国画艺术的熏陶,几十年来,葫芦在他的手下妙趣横生、活灵活现,雕刻的各种葫芦深受大家喜爱,已被列为出口旅游工艺品之一。
在葫芦上进行绘画、书法、篆刻、艺术为一体的雕刻,起源于魏晋,盛行于隋唐,到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
雕刻葫芦艺术是临夏民间工艺三绝之一。小小的葫芦,在雕刻大师眼里是一个广阔天地,经过他们的一双手、一把刻刀雕刻,立刻有了文化内涵。以针代笔,以中国画线描为基础,构图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将原本简简单单的葫芦,经过精雕细琢,赋予其生命,变成一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临夏雕刻葫芦用料考究,刻工独特,线条流畅,图案丰富细腻,制作精良,将典雅的造型技巧与写实手法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雕葫芦已成为临夏文人雅士博古架上的首选艺术品,其与砖雕、木刻、彩绘等一并成为临夏独特的名片。

图片百马图

马耀良从十多岁起开始拜师学艺,一生都在一把刻刀与葫芦之间辗转。他雕刻的葫芦个个构思新颖、取材新鲜,刀法细腻、工艺考究,令人爱不释手。此外他还在制作面具和装裱绘画艺术、扎制风筝方面颇有造诣。其雕刻葫芦作品迄今数以万计,大多取材于古典戏剧、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内容,常见的有《红楼梦》《西厢记》《西游记》人物形象及故事等,而动物世界、秦腔脸谱、十八罗汉斗悟空、百马图、百鸟朝凤等在他刀下也栩栩如生,件件刀法细腻,深得行家赞赏。
他曾在敦煌等地雕刻葫芦。110枚旅游工艺品的葫芦中,便有《黛玉葬花》《貂蝉拜月》《女娲补天》《八仙过海》《反弹琵琶》等。在那一寸见方的一枚枚葫芦上,针一样的微刀在马耀良的手下游刃有余,众多的人物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活泼生动,层次分明的画面,严谨的结构,令人叫绝。

图片十八骏图

马耀良儿时家里贫穷,全靠他父亲一人卖画养活全家人。自小受父亲影响,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喜欢绘画。初中毕业那年,他爱上了雕刻葫芦。
当时,兰州有位叫李文斋的民间老艺人,能诗善画,但生活窘迫,便依照兰州人喜欢玩蝈蝈和蚱蜢的习惯,在葫芦之上雕刻字画,镂上“贯钱”状的通气眼,拿到市面出售,深受蝈蝈玩家们的青睐。如此,李文斋名噪一时,声名远扬传到了临夏,也传到了马耀良的耳中。在有心人介绍和引荐下,马耀良于兰州隍庙结识了李文斋。自此,马耀良与雕刻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李文斋门下一门心思学习雕刻葫芦,雕来刻去,一刻就是60多年。
经老艺人指点,马耀良雕刻葫芦的技艺大为长进。学成归来,马耀良在临夏市华寺街开了一家小店,靠售卖雕刻葫芦、裱画等维持生计。那年月,人民生活很是艰难,马耀良的生活时常捉襟见肘,从艺更是艰辛。新中国成立后,大家生活大为改善,民间艺人的地位也渐渐提高,他雕刻葫芦的绝技也渐渐被大家赏识。

图片罗汉图

葫芦,其谐音为“福禄”“护禄”,有“福禄双全,子孙万代”之说法。其枝茎称为“蔓带”,谐音“万代”,连起来即为“福禄万代”。枝叶繁茂、多果的藤蔓与多籽的葫芦表示“子孙万代 繁茂吉祥”,一直被民间视为子孙满堂的象征,还有就是长寿圆满的吉祥物。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雕刻葫芦以其独特的造型、别致的画面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成为博古架上和床头案几上的首选工艺品,欣赏、收藏雕刻葫芦者越来越多。
马耀良对雕刻葫芦如痴如醉,一见到葫芦就爱不释手,不断琢磨、钻研,一颗心在雕刻葫芦上,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雕刻。
为了选购到合意的葫芦胚子,他不辞辛苦,专程去兰州,而后又转车去葫芦产地的皋兰县,特意选购合适且价廉物美的葫芦胚子。
当时,由于对葫芦产地保密,购买葫芦不能大张旗鼓,所以马耀良只能一个人悄悄前去,来去一两天或者两三天是常事。有时,一到收获时节,他会骑自行车翻山越岭,去东乡达板挑选圆葫芦,在葫芦地头亲自挑选合意的葫芦。那些长得比较圆润、有光泽、无疤节的葫芦,都会被选中装进麻袋,捎回店里。
马耀良聪慧,他对看过的折子戏里的人物、故事情节印象深刻,近乎过目不忘。他会将其一一雕刻在葫芦上。
1964年,临夏州成立了工艺美术社,马耀良被聘为技工。除了画玻璃画、雕刻葫芦之外,还对他人进行技术指导。他大胆汲取微雕之长,采用高难的针雕技法,用大针勾勒、小针刻画,使临夏雕刻葫芦艺术日趋完美。
有一段时间,他的手艺被迫束之高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渐渐恢复。1982年,他的13枚作品参加了武汉全国展览会,受到好评;次年又参加了广交会,被列为国家出口旅游工艺品;1997年,他被甘肃省二轻局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他被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评选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特级大师”。
马耀良的葫芦雕有三种。一是小圆葫芦雕,最小的仅有算盘珠大,一般做装饰和旅游纪念品之用。不仅可收藏观赏,还可当作健身球。二是单吊葫芦,通常用来装蝈蝈和秋蝉、蚱蜢。葫芦上旋开个圆口,再刻上花边图案,腰部镂“贯钱”。蝈蝈装在葫芦里,鼓翼振翅,嗡嗡之音,有一种金属碰撞的铿锵声。三是天然生成的疙瘩葫芦,浑身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疙瘩。稍加雕琢装饰,用手越摸越亮,自有一种天然的拙趣。
有人评价马耀良的雕刻葫芦曰:“其作品特点之一是以繁见长,再现了他久经历练的高超技艺;特点之二是小巧玲珑,以大中有小、小中见大的表现形式,完美地烘托了主题内容;第三个特点就是独创性,其作品自成一体、生动活泼,极具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马耀良自幼还酷爱秦腔艺术,对秦腔脸谱熟记于心,因此构思的作品大多具有动感及神韵,人物、故事、场景,皆因葫芦之变而变,作品自成一体,难以复制,个个独立孤本,令人爱不释手,极具较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2008年5月,马耀良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在他的传帮带之下,临夏雕葫芦事业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繁荣与发展,小产品赢得了大市场。临夏从事雕葫芦行业的村子和人数也越来越多,形成了葫芦雕刻的种、产、销网络,产品供不应求,十分抢手。临夏雕刻葫芦,带着临夏人的聪明才智,走出了国门,大放异彩,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


编辑: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