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鄂尔多斯篇 草原牡丹 别样"红"
时间:2025-04-21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苑雪璐 张晓艳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笔下的牡丹盛景,与晚春的塞北暖城“撞了个满怀”。

缕缕清香,片片花瓣,摇曳在春风中。近年来,鄂尔多斯整出了新“花活”,将牡丹种植融入文旅发展脉络,打造出“北疆牡丹”的“花语”,成为内蒙古乃至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牡丹之城”。

而这,不只是牡丹国色的绽放,更是深厚文化底蕴的“活化”,成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一路“繁花”。

“草原牡丹”:从历史深处走来

牡丹,在鄂尔多斯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基因与民族交融的印记。

据考证,这片热土有着久远的牡丹种植历史,清代准格尔旗王府牡丹园遗址的发现,便是最有力的印证。这座王府园林曾以“布尔陶亥”(意为“青色的河湾”)为名,水草丰茂间点缀着争奇斗艳的牡丹,成为草原贵族雅集赏花的胜地。而在民间传说中,昭君出塞时携带牡丹种子,沿途播撒于鄂尔多斯大地,更赋予牡丹“和亲使者”的浪漫色彩。

今日的鄂尔多斯牡丹,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创新的成果。2017年,鄂尔多斯植物园首届牡丹文化旅游节启幕,13万株牡丹涵盖红、蓝、绿、紫、白、粉、黑等九大色系、120余个品种,共占地400多亩,成为西北地区牡丹种质资源的“活体博物馆”。至2024年,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牡丹种植面积达3.6万平方米,拥有4万余株牡丹、2万余株芍药,品种数量居西北之冠。

从历史遗存到现代引育,牡丹已成为鄂尔多斯生态惠民、文旅融合的“解语花”。

塞北“国色”:花开时节别样红

每到牡丹的花期,鄂尔多斯的赏花人便“出动”了,绝不会错过家门口的“国色”。而外地游客通常都会惊诧于牡丹何以与暖城的“相得益彰”。

因为,鄂尔多斯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干旱少雨的气候本非牡丹理想生长区。但鄂尔多斯通过科学引种与生态改良,赋予了牡丹别样的生命力。花瓣如雪、蕊心透粉的“雪映桃花”,重瓣层叠、色泽金黄的“富贵满堂”、皎白花瓣、镶淡紫边的“月宫烛光”等等,这些本土命名的品种,完美融合了西北牡丹的坚韧与中原牡丹的华贵。相较于南方牡丹,鄂尔多斯牡丹花期虽稍有不同,但花朵更为硕大、花色更加艳丽,花香也更为浓郁醇厚。

在花期的“安排”上,鄂尔多斯将牡丹与芍药的搭配种植更显匠心。芍药花期稍晚,与牡丹形成“接力绽放”的效果,大大满足了游客的“观赏欲”。例如,在鄂尔多斯植物园,整个晚春时节,有近20万株牡丹和芍药接连上演“国色大秀”,其中不乏最为珍贵的以紫色著称的“紫楼闪金”和以黑色著称的“夜光杯”,成为鄂尔多斯赏花季的“宠儿”。

以花为媒:激活“流量密码”

在鄂尔多斯,“花非花”,正在开启一场属于牡丹的“流量时代”。

鄂尔多斯的牡丹产业不仅局限于花卉种植、观赏,还延伸到了文旅、康养等多个领域。每年5月,鄂尔多斯化身“牡丹之城”,以文旅节庆撬动全域旅游,结合“中国旅游日”开展文旅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演出优惠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文旅惠民活动,吸引了周边大量自驾游、过夜游、康养游的游客,直接拉动餐饮、住宿、文创消费飙出“新流量”。

在第八届牡丹芍药文化节上,除了传统的牡丹鉴赏、文艺汇演外,还特别推出了“十二花神巡游”“汉服游园”“星空夜游”等活动,重现古风雅韵。在婚礼文化园入口,古色古香的牌楼下游客络绎不绝,园内牡丹花丛与红色绸缎装饰交相辉映。花丛间,身着蒙古族盛装的新人正依照鄂尔多斯传统婚俗举行仪式,马头琴声悠扬,祝颂人吟唱着古老的祝福词,游客们驻足围观,用镜头记录下这充满民族风情的瞬间。

“没想到赏花还能学到这么多传统文化知识!“来自西安的李敏兴奋地说,“孩子们在互动体验区亲手制作了牡丹香囊,我们还参与了模拟婚礼的‘献哈达’环节,既有趣又有意义。”

从历史遗迹到现代盛景,鄂尔多斯牡丹绽放出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部生态、文化与经济的交响曲。这些娇嫩的花儿,正以坚韧之姿破土于北疆大地,以包容之态融合多元文化,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芳华更暖,国色无限。这个晚春,不妨走进鄂尔多斯,在牡丹花海中触摸历史的温度,零距离“直击”暖城的人文之暖、生态之暖。

◆牡丹诗词摘录

赏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主要牡丹观赏地

鄂尔多斯植物园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109国道附近,是集植物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市民综合活动场地,在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市区筑起了一道绿色防护长城,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地方小气候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区占地1278公顷,总建筑面积82922平方米。

牡丹园是园区的核心园之一,种植以甘肃紫斑牡丹为主,以北京牡丹为辅,同时搭配芍药和大丽花等品种。园内现有牡丹13万株,占地面积约400亩,涵盖红、蓝、绿、紫、白、粉、黑等九大色系,共有120多个品种。共占地400多亩,成为西北地区牡丹种质资源的“活体博物馆”,其中,最为珍贵的有以紫色著称的“紫楼闪金”和以黑色著称的“夜光杯”。

牡丹园内有牡丹阁、牡丹亭、芍药亭、月季亭、菊花亭、牡丹桥和玻璃栈桥等景观建筑,同时建有文化科普广场、摄影广场、演艺广场、书画广场、休闲娱乐广场和牡丹文化街等功能分区。牡丹园的定位是集培育、种植、观赏、科普、牡丹文化展示和牡丹深加工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综合性牡丹园。

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

位于康巴什区的城市绿化走廊,是一个以展示鄂尔多斯传统蒙古族婚礼,以及中国传统婚礼和爱情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园内雕塑包括表现蒙古族婚礼全过程的主题雕塑、象征中国民俗婚礼和爱情文化的抽象型可参与性雕塑、十二生肖雕塑、化蝶雕塑等。

每年牡丹花开时,来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看牡丹已成为鄂尔多斯市民的春日“必选题”,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牡丹是康巴什园林局2009年从甘肃兰州引进的西北牡丹,园内有牡丹4万余株,芍药2万余株,面积达60多亩。徜徉在牡丹花园,感受这方的绚丽多彩,令人如痴如醉。浪漫五月,牡丹花儿盛开,大家可不要错过哟。

编辑:海霞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