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一块被黄河水滋润的土地,自古以来山河壮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一个个独具魅力的自然标识、历史符号、人文名片。尤其是这里坐落着丝绸之路上第一座黄河石窟——炳灵寺石窟,传承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而牡丹便是“花儿临夏”的一张独特名片。
近年来,临夏州深入挖掘紫斑牡丹资源优势,推动紫斑牡丹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立足牡丹资源禀赋,持续放大文化旅游综合效应,不断拉长牡丹全产业链,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精心筹备各类以牡丹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实现了牡丹从单一观赏到精深加工、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河州牡丹”标识品牌越发闪亮,“美丽经济”成为撬动乡村振兴之路的一把“密钥”,一路“繁花”。
至明清鼎盛时,“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诗句,让临夏牡丹与洛阳天香、菏泽魏紫“分庭抗礼”。紫斑牡丹这一独特品系,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寒风中淬炼出如玉脂般的花瓣,花瓣基部浸染的深紫斑点,恰似丝绸之路上商贾们珍藏的夜光杯酒痕,诉说着千年故事。
观音面
“上去了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红牡丹怎比这尕妹耀眼的脸呀!”
……
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花儿里,“白牡丹”“红牡丹”“黑牡丹”成为高频词传唱至今,寄托着人们的情感。
牡丹砖雕
微风夹杂着牡丹的馨香,轻轻拂过,沁人心脾。五月,是临夏牡丹盛开的时节,佛头青、观音面、紫朱砂、梨花雪、粉西施、绿蝴蝶、醉杨妃把“花儿临夏 在河之州”装点得唯美、盛大。
当牡丹纹样邂逅马家窑彩陶,当传统栽培嫁接组培技术,这座丝路古城正以牡丹为笔,绘就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振兴协调发展的时代画卷,当牡丹文化月的烟花照亮夜空时,临夏人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牡丹从未老去,它只是以新的姿态,永远停驻在最美的花期——每年五月,满城国色如期而至,将绽放出丝路不朽的芳华。
国色天香录
——十四城牡丹风采展之临夏篇
牡丹诗词摘录
陈子昂谈河州牡丹之胜怅然有作
清·吴镇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望临洮
明·解缙
长城只自临洮起,此去临洮又数程。
观骆氏园牡丹
清·吴镇
枹罕花称小洛阳,金城得此讵寻常。
但能醇酒千壶醉,安用雕栏八宝装。
大帅雄风传北胜,美人国色在西方。
竹间水际今犹昔,岂独声华重李唐。
◆百里牡丹长廊:百里牡丹长廊位于临夏市大夏河畔,是一条长达数公里的牡丹种植带。这里种植的牡丹品种繁多,数量庞大,春末夏初,牡丹竞相绽放,形成一片壮观的花海。
◆河州牡丹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位于临夏市东区,是一个集牡丹观赏、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这里不仅是一个观赏牡丹的地方,还是一个了解牡丹文化和历史的好去处。此处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牡丹诗词朗诵会、牡丹摄影展等,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牡丹文化的魅力。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适合全家出游。
◆东公馆:东公馆是临夏市的一处古建筑群,也是一处著名的牡丹观赏地。这里种植的牡丹品种繁多,数量庞大,各色牡丹竞相绽放,如红、白、粉、紫等色系应有尽有,而且树大花繁,每一株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此处不仅是一个观赏牡丹的好去处,还是一个了解临夏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通过参观和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临夏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八坊十三巷: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的一条著名古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这里不仅是一个观赏牡丹的地方,还是一个了解临夏古建筑和文化的好地方。
◆临夏红园:红园是临夏市的一处著名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这里的牡丹品种繁多、花色鲜艳,是临夏赏牡丹的绝佳地点之一。
◆王坪村牡丹基地:王坪村牡丹基地是临夏市牡丹栽培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地方之一,有着完善的科研设施和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