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0日
河州牡丹绽芳华
时间:2025-04-17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高原紫斑牡丹基地

在陇原大地的褶皱深处,一座被誉为“中国牡丹之乡”的古城正以满城芬芳迎接春夏之交——临夏,古称河州,每年“五一”小长假前后,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牡丹开放期。届时,紫斑牡丹竞相绽放、花香醉人,众多游客前来赶赴这场视觉与嗅觉的双重盛宴。
河州牡丹 一路“繁花”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临夏,一块被黄河水滋润的土地,自古以来山河壮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一个个独具魅力的自然标识、历史符号、人文名片。尤其是这里坐落着丝绸之路上第一座黄河石窟——炳灵寺石窟,传承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而牡丹便是“花儿临夏”的一张独特名片。

牡丹广场

近年来,临夏州深入挖掘紫斑牡丹资源优势,推动紫斑牡丹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立足牡丹资源禀赋,持续放大文化旅游综合效应,不断拉长牡丹全产业链,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精心筹备各类以牡丹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实现了牡丹从单一观赏到精深加工、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河州牡丹”标识品牌越发闪亮,“美丽经济”成为撬动乡村振兴之路的一把“密钥”,一路“繁花”。

千年牡丹 薪火相传


临夏,这座丝路重镇与牡丹的缘分可追溯至盛唐时期。临夏牡丹又称河州牡丹、河州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明显的紫色斑点而得名,有着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文成公主进藏和亲路过临夏住在炳灵寺时留下数株牡丹,经过千百年繁衍发展,留下了家家户户种牡丹的习俗。据考证,在当地供奉文成公主的寺院里有大量牡丹元素的唐卡图案,在出土的金代墓葬中有牡丹砖雕的纹饰。明嘉靖版《河州志》中也有百姓家家户户栽种牡丹的记载。

牡丹长廊

至明清鼎盛时,“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诗句,让临夏牡丹与洛阳天香、菏泽魏紫“分庭抗礼”。紫斑牡丹这一独特品系,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寒风中淬炼出如玉脂般的花瓣,花瓣基部浸染的深紫斑点,恰似丝绸之路上商贾们珍藏的夜光杯酒痕,诉说着千年故事。

观音面

以花为媒,以花会友。每年各类牡丹活动的举办,带动了旅游业蓬勃发展。浪牡丹不仅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牡丹花节、摄影展、文化展、手工艺展示等活动层出不穷,在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除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浪牡丹活动还促进了临夏地区文化交流。2024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以多彩形式宣传“牡丹之城”,推介地方特色,汇人气、促交流、聚商机,展现临夏的独特魅力。

玉壶冰心
如今,不论是机关厅堂、公园社区,还是农家庭院、街道绿地,处处都能看到牡丹的存在,曾经临夏人“饿了时想馍馍哩,吃饱时看牡丹呢”的梦想早已实现。
产业振兴 满城国色


临夏人对牡丹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种牡丹、赏牡丹、品牡丹、画牡丹、雕牡丹、绣牡丹……点点滴滴都是对牡丹的热衷与喜爱。除此之外,临夏人还爱“唱牡丹”!

“上去了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红牡丹怎比这尕妹耀眼的脸呀!”

……

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花儿里,“白牡丹”“红牡丹”“黑牡丹”成为高频词传唱至今,寄托着人们的情感。

河州牡丹不仅装点春光,更驱动着产业发展。紫斑牡丹浑身都是宝,其根、花、种子、花瓣、花蕊、嫩芽、茎叶都具有食用、药用价值,可以加工牡丹酒、牡丹油、牡丹茶、牡丹花芽菜等保健品。紫斑牡丹已成为一个全链条式产业,其“药、赏、食”的功能特性覆盖第一、二、三产业,涉及种植、加工、酿造、轻工、文学艺术、绘画雕刻、餐饮、旅游活动。

牡丹砖雕

在临夏州紫斑牡丹研究会、临夏州振华牡丹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大力倡导下,通过开展牡丹文化宣传、标准技术推广、栽培误区纠正、典型示范引领等途径,临夏人对紫斑牡丹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发展牡丹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极大地推动了紫斑牡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风夹杂着牡丹的馨香,轻轻拂过,沁人心脾。五月,是临夏牡丹盛开的时节,佛头青、观音面、紫朱砂、梨花雪、粉西施、绿蝴蝶、醉杨妃把“花儿临夏 在河之州”装点得唯美、盛大。

当牡丹纹样邂逅马家窑彩陶,当传统栽培嫁接组培技术,这座丝路古城正以牡丹为笔,绘就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振兴协调发展的时代画卷,当牡丹文化月的烟花照亮夜空时,临夏人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牡丹从未老去,它只是以新的姿态,永远停驻在最美的花期——每年五月,满城国色如期而至,将绽放出丝路不朽的芳华。

国色天香录

——十四城牡丹风采展之临夏篇


牡丹诗词摘录

陈子昂谈河州牡丹之胜怅然有作

清·吴镇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及尔谈今夕,今予感旧游。

望临洮

明·解缙

长城只自临洮起,此去临洮又数程。

秦地山河无积石,至今花树似咸京。

观骆氏园牡丹

清·吴镇

枹罕花称小洛阳,金城得此讵寻常。

但能醇酒千壶醉,安用雕栏八宝装。

大帅雄风传北胜,美人国色在西方。

竹间水际今犹昔,岂独声华重李唐。

河州牡丹观赏地

◆百里牡丹长廊:百里牡丹长廊位于临夏市大夏河畔,是一条长达数公里的牡丹种植带。这里种植的牡丹品种繁多,数量庞大,春末夏初,牡丹竞相绽放,形成一片壮观的花海。

◆河州牡丹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位于临夏市东区,是一个集牡丹观赏、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这里不仅是一个观赏牡丹的地方,还是一个了解牡丹文化和历史的好去处。此处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牡丹诗词朗诵会、牡丹摄影展等,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牡丹文化的魅力。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适合全家出游。

◆东公馆:东公馆是临夏市的一处古建筑群,也是一处著名的牡丹观赏地。这里种植的牡丹品种繁多,数量庞大,各色牡丹竞相绽放,如红、白、粉、紫等色系应有尽有,而且树大花繁,每一株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此处不仅是一个观赏牡丹的好去处,还是一个了解临夏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通过参观和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临夏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八坊十三巷: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的一条著名古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这里不仅是一个观赏牡丹的地方,还是一个了解临夏古建筑和文化的好地方。

◆临夏红园:红园是临夏市的一处著名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这里的牡丹品种繁多、花色鲜艳,是临夏赏牡丹的绝佳地点之一。

◆王坪村牡丹基地:王坪村牡丹基地是临夏市牡丹栽培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地方之一,有着完善的科研设施和技术团队。



编辑: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