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邢台篇
汉风千年满城芳
时间:2025-04-10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柏乡融媒记者 王光耀

08ff131b-0254-41a1-9aa4-9c3828ac8089.tif.jpg

a3c5a24a-b6b3-4544-bb08-a41c93bb68a4.tif.jpg

汉风新韵

汉代芳华越千年,文脉深根育新妍。千年犹见霓裳色,化作星河落人间。

四月的邢台市柏乡县,春和景明,满城芬芳。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汉牡丹庄重优雅,各色牡丹争奇斗艳,引得八方客来。

柏乡,坐落于太行东麓,冀南腹地,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黄金走廊上,是石家庄都市圈南北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这里是刘秀登基之地,神花牡丹之乡。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于鄗南“千秋亭”称帝,开启光武中兴大幕。与之辉映的是,汉牡丹花一绽千年,以“历史悠久、同株异花、花大如盘、异地不活”的独有特征和“神花救主”“花开知国是”等神奇传说享誉中外。

汉代芳华越千年,文脉深根育新妍。如今,“柏乡汉牡丹”不仅是柏乡的国家级“金字招牌”,更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化之花、艺术之花、产业之花。

ff969e8d-e0db-4041-8b47-b09b32e59e55.tif.jpg

千年文脉 盛世花开

柏乡现存的宋代碑刻和清乾隆、民国时期的县志,对汉牡丹的历史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弥陀寺牡丹寺在县北郝村,其中牡丹多株,相传为汉牡丹。”

在民间,围绕汉牡丹,同样流传着大量优美传说和历史故事。花神入地结连理,化作牡丹、芍药两株花木;汉牡丹忠君救主,护救刘秀躲避追杀;花开知国是,百姓“观花问事”之风仍盛行……

2009年,“柏乡汉牡丹传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牡丹文化节从2012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集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经贸洽谈于一体的综合性节会活动。再过几天,以“汉风千年,国色芳华”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汉牡丹文化节就要拉开帷幕。围绕“柏乡千年汉牡丹”和“东汉开国两千年”两大主题,届时,将邀请全国重点发展牡丹产业和弘扬东汉刘秀文化的省市县,来柏共赴“千年之约”,同赏天香国色,寻根溯源、共话未来。

此外,本届文化节期间,《大汉牡丹情》东汉历史文化题材情景剧展演、“牡丹韵·药香情”中医药文化研学体验活动、系列惠民演出等10余项活动将相继举办,活动内容更多元,游客体验更丰富。

787db4fb-691a-41e0-bdb5-fccaec939ef5.tif.jpg

f537e980-18f0-49c8-97ab-0d7786599e3f.tif.jpg

以花为媒 产业兴城

近年来,柏乡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花为媒,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依托汉牡丹文化资源,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大力招商引资,产业带动效应日趋明显——传统产业实现绿色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集聚,智能制造领跑行业标杆……

2024年,柏乡签约引进项目31个,总投资79.72亿元。包装材料、金属铸锻及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柏乡的经济发展迸发出全新的活力。

此外,柏乡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依托“柏乡汉牡丹品牌”,大力发展牡丹种植、深加工、特色文旅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花路”。

“花”样百出,高颜值也有高产值。近些年,柏乡错季牡丹、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鲜切花等产品相继进入市场。工笔牡丹画、牡丹剪纸、牡丹瓷、牡丹拓片等衍生特色产品层出不穷,远销海内外,牡丹的多样价值得到充分呈现。

“每年接待观光游览者约30万人次。”汉牡丹园负责人贾树粉说,“去年春节,温室培育的5000多盆牡丹盆景销售额近百万元。”

“每年能产约30万枝鲜切花,每亩地效益达3万元。”柏乡汉都牡丹世界种植基地负责人王世云表示。

“目前,柏乡工笔画产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单幅价格不菲,作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画家赵清士介绍。

……

以牡丹为媒,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以开放为翼,站在新的起点,柏乡正积极融入河北省邢台市文旅大格局,推动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乘着时代的东风破浪扬帆。

牡丹

【宋】郑刚中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家人紫共黄。

却喜骚人称第一,至今唤作百花王。

8448a5ef-a1e3-4ce6-bbe3-131aa4615b9d.tif.jpg

主要牡丹观赏地

达活泉牡丹园:

◆◆达活泉公园内的牡丹园为市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牡丹园,达活泉牡丹园占地1.1万平方米,有春莲、麻姑献寿、青龙卧墨池、天鹅绒等20多个品种,牡丹芍药共3万余株。牡丹园内牡丹种类丰富,花色多样,每年盛开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柏乡汉牡丹园:

◆◆柏乡汉牡丹园占地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园内囊括了洛阳、菏泽、安徽、甘肃及日、美、法等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的国内外牡丹珍品,以世界牡丹的活化石——汉代牡丹总领群芳,设有亭台楼阁、湖光水色的20个景点点缀其中,堪称世界牧丹花的总汇,并展示了大量春秋战国以来的珍贵出土文物,与汉牡丹交相辉映。

编辑:海霞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