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马茹萍 通讯员 马维龙
在广河县,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书写着动人篇章。在甘肃广通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奏响欢快的乐章,工人们双手翻飞,将精密的家电配件与汽车零部件组装成型。这家来自江苏的企业,用5年光阴在黄土地扎下深根,与当地政府共同谱写政企协同发展的时代新曲。
缘起千里外的乡愁对话
2020年春天,在苏州某厂区的樱花树下,广通国泰公司负责人周波与几位广河籍员工闲聊,意外叩开了携作共赢的机遇之门。“2000公里路,何不把工厂搬到家门口?”当听到员工们诉说背井离乡的艰辛,这个念头在周波心中萌生。
实地考察时,广河县委、县政府的热情让江南客商倍感温暖。从政策解读到厂房选址,从电力增容到员工培训,全流程、“管家式”的服务让企业吃下定心丸。短短数月,2000公里外的生产线在广河安家落户,首批产业工人穿上崭新工装,在家门口捧起技术饭碗。
政企连心破解发展密码
“当时电力容量不足,政府连夜协调安装专用变压器;用工出现缺口,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专场招聘;外贸资质办理由县商务局全程代办……”说起5年来的扶持,周波如数家珍。政府服务专班24小时在线,企业只需专注生产研发,这种“亲”“清”政商关系成为发展加速器。
双向奔赴结出共赢硕果。企业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外贸出口实现零突破;就业岗位从几十个增加至百余个,员工月均收入超4000元。曾经“东南飞”的候鸟纷纷归巢,马正才等工人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来工厂已4年了,待遇不错,在家门口上班,很舒心!”马正才直言。
创新引擎描绘未来蓝图
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硫化机吞吐着精密模具,质检机器人筛查瑕疵品。在政府技改资金的支持下,企业将江南的“智造基因”注入西北厂房,产品品类从家电配件扩展到高铁特种橡胶件,外贸订单占比不断提升。
“国家支持民营经济的春风吹来,我们要把根扎得更深。”周波指着规划图展望:加大投资力度、增加产品品种、带动更多人就业……在政府的发展蓝图上,以广通国泰为龙头的制造产业园正在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在此集聚成势。
几载耕耘,这家企业成长为广河工业版图的重要拼图。当清晨的阳光洒在企业的门牌上,厂房里隆隆的机器声合奏着政企同心的奋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