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21日电(记者张新新 冯敏)21日,《中国·镍都(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4)》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金昌强化科创平台建设,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集,赋能产业升级,目前全市已培育各类科创平台及企业100余家。
地处甘肃省西部的金昌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镍储量居世界第三,铜、钴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有着中国“镍都”的称号。
近年来,金昌市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促进创新链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产业高端化、前沿化发展。重组“镍钴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省级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并实现民营企业省级平台“零突破”。
金昌市以“市企联动+校企协同”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产业链创新进入成果转化期。金川集团马玉天“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5家,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37家,分别同比提升13%和19%。
金昌还健全科技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谋划布局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实现产业创新引智接力。2023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0.92亿元,投入强度1.07%;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3%。副高以上科研人员增至2244人,年均增速9.3%;通过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28名,组建20余个跨领域创新团队。
据了解,《中国·镍都(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4)》由金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编制,旨在以数据化、指数化形式全景展现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金昌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