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河聚合力,民族团结耀临潭。”2月11日至13日,甘肃省临潭县重启“万人扯绳”这项中断17年的民俗活动。连续3天晚上,数万人争相“拉扯”这根1808米长、16吨重的绳子,每晚三局比赛结束,在零下近十度的高原寒夜里仍意犹未尽……
这项“万人扯绳”活动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具有620年的历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2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潭县也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评为首个“中国拔河之乡”。
传统的扯绳活动具体有三项内容:第一项是请绳,时间在活动前一天中午,将绳头、楔子、榔头等扯绳用具进行举行仪式;第二项是赛前准备,把扯绳用具拉到比赛场地,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上下摆开;第三项是扯绳,由负责头连的工作人员以临潭县瓦太街十字为界,凡家住上片者扯上绳,住下片者扯下绳,以鸣炮为令,开始角逐。
来自宁夏的游客王先生感叹道:“来甘南旅游,听说临潭县有令人震撼的‘万人拔河’比赛,我就特别想来看看,来到现场后没想到是如此震撼,尤其是在零下几度的气温里,看到参与拔河的小伙子们个个汗流浃背,让我感受到了临潭县人民对于这项活动的热情与传承”。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旅局局长马文涛介绍道:“除了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也是我们打造‘圣境甘南 心灵之旅’文旅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临潭‘万人扯绳’或者说‘万人拔河活动’不仅扯出了团结的力量,更拔出了和谐的气势。各族老百姓同拧一股绳、同结一条心、同出一份力、同争一口气、同喊一种调、同抒一片情、同绘一幅画、同筑一个梦的恢宏场面,真正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众感染力和人文穿透力,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永恒主题”。
除了令人震撼的“万人扯绳活动”外,近年来,临潭县准确把握“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文化赋形”的关系,全面保护和传承临潭源远流长的江淮文化、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历史久远的洮商文化、璀璨夺目的生态文化、奋发向上的红色文化,扎实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厚植临潭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推动“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模式向“文旅深度融合、协同共进”格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