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吴东泽 薛砚 彭雯 石丹丹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静
一碗面,想走出兰州,要经历哪些历练?
一条产业链,要从单一走向多元,要经过多少考验?
在兰州市永登县,一座食品产业园区正在蓬勃发展。缘起于兰州牛肉面产业,志在打造食品全产业链园区,兰州树屏食品产业园经过4年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这里已逐渐成为集食品加工、冷链仓储、电商直播基地、研学教育、孵化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一碗面,从这里走出兰州
牛肉面,是无数在外漂泊的兰州人魂牵梦萦的一碗面,也是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争相品尝的一碗面。
多年来,受制作工艺、原材料等因素限制,牛肉面特别是牛肉面预包装产品走出兰州、走向外地市场的路并不顺利。
面对国内蓬勃发展的预包装食品市场,借鉴螺蛳粉等食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兰州市决心在这个领域开疆拓土、有所建树。
2020年12月,由兰州市商务局组织牵头,兰州树屏食品产业园采用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兰州牛肉面产业园。
当年同月,第一家牛肉面企业甘肃陇萃堂入驻园区,建立了蘭啵旺兰州嘻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随后,越来越多的牛肉面相关企业入驻,它们各有互补,协同发展。
生产制作牛肉面预包装食品,汤、面包括调料的还原度十分重要。
打开一包蘭啵旺兰州牛肉面:半干面、油泼辣子、白萝卜、原汤牛肉、冻干蔬菜、浓缩原汤……味道被锁在一个个预包装袋里,等待再次释放。
在蘭啵旺兰州嘻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站在大锅前,搅拌查看用牛肉、牛骨和各式香料熬成的牛肉汤。无论是熬汤、煮肉还是萝卜、辣子油的加工,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保证了每批次产品质量的统一,让食客每一口吃到的都是同样的味道。
为了推动牛肉面产业发展标准化和专业化,陇萃堂积极参与产品标准的构建,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牵头起草兰州牛肉面(煮食型)预包装标准,保证用料统一和食品安全。“我们有专门研究肉类烹饪方面的专家,目的就是让预包装牛肉面的口味接近堂食。”蘭啵旺兰州嘻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厂长洪伟伟说。
堂食牛肉面,面的口感如何取决于揉面拉面师傅的手艺,预包装牛肉面如何“还原”师傅们的手艺?
兰州金城虎拉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威说,为了平衡储存与口感,半干型面成为首选,“我们参考了兰州市面上牛肉面的配方,采用国内先进的生湿面制品成套设备进行生产制作,将面团含水量保持在21%,最大程度接近堂食揉面的口感。”
二细、三细、韭叶、大宽……兰州金城虎拉面的生产线同样照顾到了不同食客对面粗细的需求,不仅如此,还有以土豆、荞麦、青稞等为原料生产出的营养型面饼,让选择更为丰富。这些面饼不仅用在兰州金城虎拉面自己的产品上,还供给10余家省内外企业。
牛肉面要好吃、有市场,还得会“吆喝”。2024年,陇萃堂与兰州马拉松组委会合作,通过赛事包投放、现场试吃、赛场方阵等多种形式与参赛者互动,让参赛选手能够把兰州牛肉面带出兰州。
甘肃陇萃堂营养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小伟介绍说,陇萃堂布局京东、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扩大产品的线上销售覆盖范围,线下通过全国超过6000家的销售网点,实现了产品的广泛分销。借助这些渠道,陇萃堂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兰州牛肉面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此外,园区还建设了兰州牛肉面展示运营中心,采用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技术,集大数据应用、产品宣传和展示、企业交流和服务、物流配送等为一体,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这个园区,一碗牛肉面从一座城市的专属味道变成了可以带走的美食。
一座园,从单一到多元
一碗牛肉面,带动了园区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
“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甘肃陇萃堂、金城虎、思泊湖、尕满福、春马等15家企业。”兰州树屏食品产业园总经理郭力源说,这些企业共同开发多品牌、多口味、多价位的兰州预包装牛肉面,全品类生产面饼、牛肉、汤料包、调料包、蔬菜包、特色饮品等产品。
与此同时,兰州树屏食品产业园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间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我们用的萝卜和牛肉是本地的,食用油来自新区,辣椒是甘谷的……”在预包装牛肉面生产车间外,洪伟伟介绍着不同原材料的产地。他说,能就近获取这些原材料,得益于园区全产业链的构建。
除了牛肉面企业,在兰州树屏食品产业园区内还有烘焙类、豆制品、肉制品、饮料酒水等多种类型食品生产企业,对上游原材料需求量大,为此园区建立了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从源头上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其中,甘肃西部银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永登县内拥有6万亩种植基地,主要生产高原夏菜、水果、小麦等,通过合作,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农产品原材料。
郭力源说,园区内部也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
甘肃旭向程包装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内的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纸箱等外包装产品,在园区内有广泛的销售市场。
该公司财务总监万小华说:“我们和园区内的20多家企业有合作,产品中80%供应给园区内企业。”
据万小华介绍,得益于园区产业链的构建,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也能直接从本地获得。
“园区为我们协调对接上下游企业提供订单,举行产业对接会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万小华说。
郭力源说,园区还与“小兰优鲜”平台合作,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借助平台的销售渠道,面向更多的用户。
此外,园区还向冷链物流、产品包装、电商直播、生态农场、都市旅游等方向延伸,通过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向产城融合、产业振兴的复合型特色园区迈进。
平常购买到的食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园区内的研学基地为青少年打开一扇了解食品知识的大门。
鲸领食品工业研学基地负责人赵彦瑾介绍说,研学基地依托园区优势,集传统食品手工制作、现代食品企业科技化生产线参观、食品卫生与安全教育等为一体,致力于为全市中小学生打造“一站式”食品工业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平台。自运营以来,研学基地已接待兰州市30多所学校的近7000名中小学生参观学习。
一扇窗,助企业走得更远
建设一座园区,优质的服务是助力企业发展的一扇窗口。
在陇萃堂入驻时,园区“店小二”式服务让王小伟印象深刻,“园区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缩短了各项手续审批时间,使企业能够快速步入正轨,专注于业务的发展。在后续的生产经营中,连续两年为我们申请了兰州市商务局牛肉面专项补助资金共35万元。”
园区的优惠政策、食品供应链的完整性以及税收优惠、房租水电优惠等服务都为各类企业在这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园区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园区的政务服务大厅内设有税务、法律、工商管理等服务机构的业务办理窗口,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各项手续和业务。”园区相关负责人王彬说,对于不了解具体流程的企业,园区还设有“一站式”快速通道窗口,帮助企业办理业务。
“我们会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需求,对企业提出的如用工、融资、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王彬说。
为优化配套服务,园区不断完善优化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让企业入驻就有完备的生产环境,最大程度缩短企业入驻至投产的时间。
万小华说:“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在税收、房租、水电方面也有优惠,为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营商环境。”
此外,园区通过认真研究梳理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解读力度,确保惠企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实施,同时指导企业进行政策申报工作,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兰州树屏食品产业园将继续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引入更多全国大型企业,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将产业园建设成甘肃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郭力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