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一场守正创新、别开生面的宣讲大赛在兰州举行,大赛现场座无虚席,掌声迭起,有人听得热血沸腾,有人听得热泪盈眶,理论的魅力、思想的伟力通过宣讲源源不断展现出来,注入听众心间,引发深切共鸣。活动结束后,一些听众久久不舍得离开,看着大屏上“新思想在陇原”回味、思索。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导向鲜明、理论味浓,体现了政治性
政治导向至关重要,理论宣讲的目的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2022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指出,要把好基调、把好导向;随后召开的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又强调,要坚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把准基调、把好导向。
纵观大赛10个作品,选题涵盖高质量发展、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的自我革命,体现了极为鲜明的政治导向。7位专家评委、16位大众评委评审时,第一条标准就是“政治方向正确,理论阐释精准”。
以《自我革命: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宣讲为例,刘怡讲到“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清晰擘画了推进自我革命的方向路线,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推动党的自我革命‘革什么,怎么革,从哪些方面去革’,明确指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时,讲得理直气壮、慷慨激昂。
鲜明的政治导向,引领了有力的逻辑展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题破局,到反腐败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从‘打虎’‘拍蝇’‘猎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再到以钉钉子精神带领全党纠治‘四风’……一项项扎实的举措,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这段话一讲完,听众自发鼓起掌来。
刘怡宣讲:自我革命——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赛后,刘怡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我认为,理论宣讲员在宣讲中把准基调、把好导向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坚定的信仰,真心实意对党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对倡导的科学理念执着坚定,对弘扬的崇高价值身体力行,理直气壮地去讲,才能讲得敞亮、讲得深刻、讲得透彻。
宣讲《赓续历史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也是一样,刘莹雪讲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代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艰难。越是‘乱云飞渡’,越是‘乱花迷眼’,越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时,讲得旗帜鲜明、自信满满,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刘莹雪宣讲:赓续历史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
陆茸,甘肃农业大学一名“90后”思政课教师,这次宣讲的《牵手数字化,谱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青春之歌》荣获一等奖。她认为,理论宣讲一定要有理论味,积极回应听众所思所惑,把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事政策、社会热点新闻相结合,以理服人,让所讲内容有政治内涵、有理论深度,让听众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陆茸宣讲:牵手数字化,谱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青春之歌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到理论宣讲中来,就要把准基调、把好导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讲清楚讲透彻。
联系实际、问题导向,体现了针对性
理论的产生总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理论宣讲既是一个传播理论要义的过程,也是一个指导问题解决的过程,越到基层,越应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着眼点,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由于多种原因,曾经宋人口中‘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无上荣光,却暗淡为晚清以降‘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贫苦印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甘肃农业仍极为落后,粮食平均亩产仅52公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20世纪末实现了全省粮食生产自求平衡的历史性转变。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28.31万吨,连续6年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80后”宣讲员曹玲用历史逻辑联系了甘肃实际,继而又联系了家乡实际,“我的家乡甘州,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狭长的地理风貌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屏障,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王国’。‘全国每3粒玉米种子,就有1粒来自甘州。’每到金秋,一颗颗饱满的籽粒儿,总会告别祁连山下的故土,走向全国各地,播下农人的希望,增添着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这样的联系内外贯通、自然而然、真实可信。
曹玲宣讲:从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迈进
从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提出“紧密结合实际,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所思所想,认真进行宣讲,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入脑入心”,到2024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强调“要着力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紧密联系宣讲地区和领域的实际,善于运用通俗语言、翔实数据、鲜活事例,深入浅出把党中央精神讲透彻,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故事、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生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联系实际,是党中央对理论宣讲的一贯要求。
这次全省理论宣讲大赛,每位宣讲员都联系了实际,在讲习近平文化思想时,刘莹雪把“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与甘肃的“马踏飞燕”联系了起来,杨玉娟联系了武威的“唐三彩胡装女俑”,陆茸则联系了敦煌的“数字藏经洞”,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杨玉娟宣讲:守护沃土 静待花开
值得一提的是,理论宣讲联系实际,不仅运用在讲清“是什么”讲透“为什么”,而且运用在了讲准“干什么”和讲实“怎么干”上。曹玲在讲到“未来种业发展可从整合、延伸、跨界三个维度布局”时,就提出了打造集种子研发、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园,继续做大做强河西走廊的玉米、定西的马铃薯、天水的航天种子、陇南花卉种子产业,完成“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贴近市场和消费者,提升产业效率,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与各领域新质生产力融合互动、耦合共生,持续为种业“中国芯”注入更多甘肃力量。这样的宣讲,针对性、实效性都很强,有助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守正创新、情理交融,体现了艺术性
理论宣讲是人与人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只要换位思考、平等交流,就能在推己及人中增进情感互动,在以心换心中实现思想共鸣。
艺术性是理论宣讲在方法论上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宣讲亲和力、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如何讲得眉清目秀,框架层次让听众一目了然?如何讲得风生水起,营造生机勃勃的宣讲氛围,跌宕起伏,耐听耐看?如何讲得哲思频出,让人豁然开朗、回味悠长?如何讲得心旌荡漾,激励听众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笃行而不怠?需要宣讲有理有趣有料,可感可触可及。
这次全省理论宣讲大赛体现出了方法上的守正创新,“80”“90”“00后”宣讲员们创新形式载体,丰富方法手段,采用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借助了画面、音乐、相声、情景演出等形式,讲出了真理的味道,提升了宣讲的实效。
情理交融讲理论,是这场宣讲大赛艺术性的重要体现。魏恒福、张巍权讲“‘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这就是底气所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时,讲得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深深感染了听众,全场响起了如潮般掌声。张晰讲“通过互联网,开通线上销售渠道,让优质黄瓜插上网络的‘翅膀’,在当天就‘飞’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今年年初挂牌仅1个月,平台销量就达250万斤,带来收入280万元”时,听众强烈感受到了改革的生机与活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的高睿在宣讲《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消防音符》时,讲到动情处红了眼眶,现场观众对消防员们守护人民幸福河的英雄壮举肃然起敬。
魏恒福、张巍权宣讲:答案
张巍权是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一名宣讲员,他坦言,“单纯的理论灌输枯燥乏味,而相声的魅力就在于寓教于乐,让听众在会意微笑中领悟深刻道理。但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不能为了搞笑而歪曲理论,所有笑点都要紧密围绕、精准服务核心理论观点,这是内容创作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
张晰、张学礼宣讲:改革的曙光照耀在希望的田野上
宣讲员的表现力是展示宣讲艺术性的引擎。刘莹雪说,“宣讲中在哪停顿,在哪连接,在哪用什么样的语气,在哪快,在哪慢,在哪强调,在哪带过,这些都不是刻意训练的结果,而是宣讲员内心对理论理解后的真实表达,再辅以舞台调度、灯光音响、服装配饰、气氛调节等,艺术性就出来了。”杨玉娟认为,“真诚是艺术性的底蕴,你站在台上最舒服流畅的呈现,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也会带动听众进入你的氛围,建立起主客体的‘双向奔赴’。”
理论宣讲中的艺术性,除了运用动作、语言、神情之外,主要在事例。高睿说,采撷事例应尽量做到两个“用和不用”:“用新不用老”,尽量要用新的,大家没听过的人物、故事;“用近不用远”,离自己比较近的,离群众比较近的,最好的事例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能够打动人心。
高睿宣讲: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消防音符
这场宣讲大赛,还充分运用了新技术新场景,强化了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提高了针对性和亲和力,让听众既听到了理论观点,又看到了理论倩影。主办方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的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504万人次、点赞量达16.59万,真正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有效扩大了宣讲覆盖面和影响力。
立足宣讲、借助演讲,体现了专业性
宣讲来自演讲,宣讲的某个或某几个部分可以借助演讲方式,但从整体上把握,宣讲不是演讲,有其推理、论证、阐释过程,不是“故事一大堆,感情一长串,就是不见理论的核心要义”。这次宣讲大赛的10个作品,个个都是宣讲,听完之后,让听众记住的是理论观点,而不仅仅是故事细节和人物特征。
李丽,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一位“00后”宣讲员,她宣讲的《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用企业绿色发展的实例佐证论点,把“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等观点水到渠成地送入听众的认识之中,引导听众从一地一企、一人一事、一点一滴做起,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一起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李丽宣讲: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见证改革的红手印》,故事性很强,很容易成为演讲作品,但宣讲员聂睿很好地把握了宣讲要素,从每个故事中抽出理论要义,继而进行概括,“从1978年闯出大包干的18枚红手印到1985年开辟新绿洲的6枚红手印,再到2014年蹚出致富路的8枚红手印,见证着改革的深化,凝结着人民群众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接着引导听众把认识聚焦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他立足宣讲,借助演讲,把落脚点放到理论观点上,取得了很好的宣讲效果。
聂睿宣讲:见证改革的红手印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全面准确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理论宣讲尤其基层理论宣讲,这形式那形式、这方法那方法、这素材那素材,最终都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全、讲透、讲实,使其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高质量的讲稿是高质量宣讲的基础和核心,宣讲员刘怡说,“这个稿子确实花了好多时间、心思,也在一次又一次推倒重来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解,确实有种不断自我革命的感觉。”
省委讲师团着眼帮助宣讲员提高撰稿和宣讲质量,专门邀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陕西、甘肃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指导老师,全方位、各环节帮助宣讲员打磨讲稿、修改视频、把握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运用技巧、锤炼心理素质,厘清宣讲和演讲、朗诵的主要区别,切实提高宣讲的专业性,从而使线上线下听众在这场大赛中深切感悟到思想的伟力,汲取到奋进的力量。安徽省阜阳市胡晓岚说:“线上观看完宣讲比赛,我的内心满是触动与振奋。在这场比赛里,选手们的宣讲主题多元且紧扣时代脉搏,精彩表现让政策理论不再晦涩,变得可亲可感。尤其是他们感染力十足,激情澎湃时,能点燃全场的热血;情到深处,又让人为之动容落泪。从他们身上,能看到甘肃这片土地上各行各业奋斗者的身影,也感受到新时代甘肃蓬勃向上的精气神。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堂全民思政大课,激励着每一位观众投身家乡建设,追逐时代梦想。”
“专家评委十大众评委”现场打分
大赛评委曹荣琪对选手表现进行点评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博源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总队长韩九龙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郑钰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全体参赛选手合唱歌曲《清澈的信仰》
经过这次大赛的历练,宣讲员曹玲感触颇深,“理论宣讲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一种思想传播的艺术,我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艺术表达的能力,能将深邃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实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党的理论创新永不停顿,理论宣讲永远在路上。
(执笔:曹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