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介婷
五月和风一吹,四月花事渐了。常言,美景难留,其实不然,巧女手下精绣,或可一试。一花一瓣,一针一线,灵心妙手间,针穿线走,眼前之物跃然指尖。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正是胜赞绣女巧夺天工,栩栩再现迷人春色。
刺绣作为“女红”,是女子指尖的江山。她们以布为纸,以线为墨,长短不一的晕针交错下,有水波涟漪,也有富丽热烈,还有清雅细腻,指尖下的抒写,丝毫不逊于笔墨上的挥毫,对技艺的考量,更胜于文字。万物皆可绣,唯以花为首。国色牡丹,更是其中翘楚。贵气端庄的牡丹,既有意境上的大气,又因其富丽,能一展指尖绝活,自然逃不开匠心一绣。
绣架一调,绣凳一摆,坐上去,感觉便来了。要在一块布上,让牡丹活灵活现地盛开,对于色线的布置和针脚的把控要求十分高。但对于经验娴熟的绣女而言,这些都只是基础,下针之前,都已了然于胸。下针后,绣针也像是有了灵魂,一针一线照着牡丹盛开的样子而去,布料上不停穿梭的绣针,在飞逝的时光中,留下美丽的牡丹和细腻的线条。一个绣架,一对绣线,一把剪刀,便是绣娘的日复一日。
下针收针间,既是一朵牡丹花的始末,也是一段沉浸忘我的寄思。牡丹在绣物里所表达的情谊,更加广泛和贴近现实,上至大雅之堂,下至内庭闺房,都有牡丹的身影。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且自始而至,备受推崇。在这份包罗又独有的喜爱之下,是中华文化与牡丹花魂的耦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长河里,牡丹文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艳美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除了审美上占据独特的优势,其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更是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寓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
中华文化在牡丹花魂里的一撇,让牡丹“占断城中好物华”,也因此,在极具装饰和祝福意味的刺绣里,牡丹独占鳌头,似乎顺理成章。
据悉,刺绣在我国最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明清宫廷刺绣到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大民间派系的形成,既是从上而下对刺绣这门手艺的钟情,也是刺绣本身日渐繁荣的佐证,牡丹这一元素在刺绣中的地位和表现,更是无出其右。
古往今来,众多绣娘凝心齐力,在绣样上不断翻新,形成了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针法,不断丰富牡丹绣的表现形式,指尖上的牡丹美到令人心醉。
在针法的不断进步下,牡丹刺绣所饰之物也不甘囿于一隅,从服装、帽子、头巾、床品、鞋垫、窗帘等,都要满满当当被牡丹拥趸。
有民谣唱到:“王小姣作新娘,赶绣嫁农忙又忙;一更绣完前大襟,牡丹富贵开胸膛……”穿着绣有牡丹的婚服步入婚姻的殿堂,是姑娘们对爱情生活、美满婚姻的美好期待。
妇女们给子女绣制的童帽、布老虎等,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母爱,希望保佑子女们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个人寄情时,牡丹绣娓娓生动,形成产业时,还能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作为杰出的非物质文化作品,牡丹绣在一地文旅产业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五月是属于河州牡丹的时节。在百里牡丹长廊、古河州酒厂牡丹园、毕家庄牡丹种植基地等地,各色牡丹竞相盛开,有年长者携着伴侣散步赏花,也有推着婴儿车漫步闲暇的母亲,还有青春靓丽的女孩儿们与牡丹贴脸比美……盛欢之下,感染了附近的人群,越来越多的人想一探究竟。花势日隆的河州牡丹,吸引了不少州内外游客光临,大家赏牡丹的同时,也带火了牡丹刺绣。其中以东乡的绣牡丹最为出名。
东乡已然是小半个刺绣王国,在这里,几百余名东乡绣娘不再为繁忙而望不到头的劳作所累,她们执针持线,将牡丹绣于服装、手帕、挂画、茶席、收纳盒、台灯等物品上,再经由这些精美的物品,将牡丹带到东乡刺绣国际时装周舞台和更广阔的天地,一展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成就和自信。
一件件关于牡丹的刺绣,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寓意着富贵和吉祥。因为牡丹,临夏人的生活富贵荣华,大家沉浸在牡丹的美丽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一份高雅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