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引导,夯实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方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青少年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课堂、主题班会、主题团队、少先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宣传活动。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委统战部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小分队进校园宣讲活动走进临夏,活动覆盖8县市,约5000名师生聆听讲座。州委党校成立青年讲师团宣讲小分队,开展“共育团结花·临夏别样红”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共开展10场次。康乐县新治街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校“和润”文化建设相融合,深入推进“两润八同促”行动,成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示范样板,得到国家和省上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载体平台。持续开展“河州少年手拉手·石榴花开新时代”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开展主题微团课视频大赛、“石榴籽”文化交流研学、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石榴杯”有奖征文、特色课间操展演、新时代好少年选评等“十个一”活动,在22所学校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工作室,积极开展读书分享会、道德讲堂、手工作品展示等。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各族青少年交流实践渠道。在全州组建100个“小小石榴籽”讲解员,撒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种子”。大力实施“童语同音”工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族青少年语言相通,人心相通。
多彩研学交流,扩大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范围半径。州县市积极推出“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青少年文化场馆”“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进东西部协作地区”等一系列特色研学实践活动,分批次开展“千校万生赞家乡、数家珍、谈变化、感党恩”“游家乡、知家乡、爱临夏”等红色研学和主题教育活动80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陇原石榴籽同心共交流”等省外研学、夏令营活动16批次;东西协作“泉河一家亲”“同心筑梦闽甘宁”“汇聚青春首都逐梦”“山河之约情聚湾区”等省内研学交流活动36批次。组织开展各族青少年“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活动,临夏市一中学生与济南市育英中学学生开展“泉河一家亲”同观摩、同升一面旗,同上一堂课,两校学生结对牵手,缔结友谊,敞开了临夏学生与东西部协作地区学生的联创共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