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林
每到冬季,气温降低,寒意变浓,很多中老年人的“老寒腿”毛病又犯了。那种关节酸麻疼痛,并且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滋味,让不少人痛苦不堪。
那么,什么是“老寒腿”?“老寒腿”是怎么造成的?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寒腿”呢?12月3日,记者采访州中医医院骨伤二科主任医师张卫东。“‘老寒腿’一旦遇上诱发此病的气象环境,很容易复发。现在天气冷了,老寒腿患者,早就应该注重腿部的保暖,并采取养护措施调理。”张卫东提醒道。
张卫东介绍,一般来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疾病,尤其是膝关节酸麻疼痛,统称为“老寒腿”,是一种“寒病”。它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关节畸形。常在秋冬感受风寒而复发或加重,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气血运动不畅所致,天气愈冷,腿就愈痛。“人的经络多集中在腿部,平时不注意保暖,寒气由脚而入,到达关节等部位,时间久了得不到排泄,往往就会出现疼痛感,一到冬季便会出现腿部酸麻疼痛的症状。”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老寒腿”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老寒腿”患者的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起病缓慢。但从临床来看,“老寒腿”虽带着“老”字,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得“老寒腿”。“最近这段时间,到骨科就诊的‘老寒腿’患者明显增多,大部分为老年人,但也有30多岁的年轻人。”
是什么原因造成“老寒腿”症状的年轻化趋势呢?“这就是因为很多年轻人要风度不要温度,即使在冬季也穿得很单薄。不少女性为了漂亮,还特别爱穿裙子,这样就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会加速膝关节的退变,如果这样长期下去的话,到了中年以后,老寒腿就会找上门来。”张卫东建议,“老寒腿”的发生,多是受风寒湿侵袭,所以在天气变化的时候,特别在冬季,要增加衣物,避免风寒湿的侵袭。尤其是爱美的女性,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惹来后半生的疾患。
张卫东提醒,除此之外,长期高强度的关节屈伸行为、外伤、体重肥胖等都是易致膝关节炎的因素,这些可不分年龄,所以年轻人也不要忽视。
那么,如何预防“老寒腿”?张卫东说,不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注意保暖:一是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二是避免过度疲劳;三是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提高关节灵活性。
“老寒腿”患者首先应注重腿部保暖。戴护膝可起到保暖膝关节的作用,但不能久戴,否则会影响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使膝部活动困难,建议戴一段时间后取下来。对于膝关节肿胀疼痛的患者,可以用炒热的盐对患部热敷,但注意不要温度过高,以防烫伤。调理老寒腿,还可以通过拍打按揉腿部,起到通经活血、强健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增加肌肉的柔韧性,从而稳定关节。
寒气由脚而入,调理自然也是在脚上。但泡脚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泡脚时,水量应尽量要覆盖到小腿肚位置,以更好地疏通经络,让身体中累积的寒、湿、热毒能够更快地代谢出身体。也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泡脚的材料,诸如当归、艾叶之类的,效果会更好一点;在水温以及时间上也要注意,水温应尽量维持在40到50度左右。每天泡脚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上半小时以内。
“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有些患者因为腿痛等原因,长期忽视锻炼。活动太少往往导致下肢僵硬、粘连、畸形甚至腿部肌肉萎缩。因此,“老寒腿”患者进行合理的、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防止肌肉萎缩,而且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那么,“老寒腿”患者适合做哪些锻炼?张卫东建议,每天行走半小时,适宜中速速度行走,也可以做游泳运动、骑自行车、散步、慢跑等运动,骑自行车时需要注意选择平坦的道路,座椅高度以坐在车座上双腿可以伸直和正常弯曲为宜。另外,还可以做一些高抬腿动作,把膝关节伸直,在直位的情况下做抬腿,一次做15—20个,中间休息一下,连续做3组,每天做两次到三次,对增加肌力,稳定关节非常有好处。
张卫东提醒,有膝关节炎的人应该要避免对膝关节负荷过高的剧烈运动和负重运动,如跑步、爬山、负重上下楼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