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西北的临夏,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口吃肉的豪放,
以至于很多第一次与临夏亲密接触的人,
总会因为大街上的甜食店而感到震惊,
原来临夏人也爱吃甜食?
复杂的地理位置与厚重的历史文化,让西北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但当近距离接触西北五省的时候,却惊喜发现,原来这是一个隐藏的吃甜王国。比如说比珍珠奶茶还好喝的甜醅子,细腻的西北糖水——牛奶鸡蛋醪糟,以及展现西北古典朋克之美的“三泡茶”……
西北的甜,是隐藏在”粗犷“便签下的细腻味蕾,是道不尽的硬汉柔情。今天就带着你一起,打破对西北单一而扁平的印象,探讨一下西北硬汉的另一面——甜。
甜醅子甜醅子的做法有点像酒酿,不同的是大多用燕麦或者青稞制成。将青稞或者燕麦去皮蒸熟,放入酒曲拌匀,装进瓷盆或者坛子里,放到热炕头或者灶上保温。至于开盖时间,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全凭酿造人的多年经验。喝一大口甜醅子水,顿时满口生津、暑意全无,再舀一勺“干货”,让谷物粒在嘴里旋转跳跃。用临夏人的话来说,简直满福滴很哪!

糖油糕糖油糕在临夏是比较常见的美食,也叫“烫面油糕”。是一种外酥内嫩、甜香爽口、价廉物美的临夏传统小吃。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它不加牛油等肥腻的东西,因此口味相对比较清淡,甜度又刚好而深受大家喜欢。

三泡台又称盖碗,民间叫盅子,上有盖,下有托盘,因为茶具有三部分,故名三泡台。配料有:春尖茶、红枣、桂圆、枸杞、玫瑰、杏干、葡萄干、冰糖等。每到炎热的夏天,喝盖碗茶比吃西瓜还要解渴,只要是休闲的地方,都会看到躺椅、三泡台的身影。

河州糖瓜其实是河州土产的一种饴(yi)糖,所用的原料主要有核桃、红枣、芝麻、胡麻、花生米、杏花仁等。把优等面粉、鸡蛋、清油和在一起,加工成面条状再蒸熟,就成了糖瓜的大宗原料——面仁(也叫面酥)。

糖三角临夏人每当家逢喜事、待客、过节,为了招待尊贵的客人,会盛上糖三角。它将核桃仁、枸杞、葡萄干、烤干的橘子皮切成小丁,放入切碎的牛油中,再加白糖、熟黑芝麻或白芝麻,稍加点清油在案板上用手抓匀然后包面皮炸熟。咬上一口,甜甜蜜蜜!

玫瑰糖饼这种发面玫瑰花酱饼,非常适合早餐做主食。新鲜出炉的玫瑰饼,还未入口就已经闻到缕缕花香,内陷绵绵甜甜,咬上一口,糖蜜直流,中间夹着几片花瓣,简直是最贴近大自然的美味。

八坊老点心以“承古法匠心、品时间风情”为理念。用最好的原料,传统的手艺,制作承载八坊传统文化的八坊老点心。因其制作点心的历史由来已久,今天的八坊老点心重新在临夏点燃星火,回归家乡,就知道这里的点心绝对可以征服你的味蕾。

八宝饭大多来自于我们吃宴席饭桌边的记忆,排山倒海的菜肴过后,有一个甜蜜的收尾,才显得完整——小孩子先把顶上的枣和核桃取下来,放嘴里一起嚼着,再挖开柔软的糯米,掏一勺热乎乎的糯米塞嘴里,满足。其实八宝饭,吃的是心意。

粘糕将荷叶铺满蒸笼,三层米将两层大红枣紧紧的包裹住,再将其扎捆好放进大锅,让水穿透浸湿其身,经过十个小时的精工慢煮糯米和大枣在荷叶的包裹下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要说糯米和大枣就像是温柔妹子和粗旷汉子的相遇,那么蜂蜜就是它们之间的润滑剂,在粘糕上浇上蜂蜜,保证你能吃出一种恋爱的感觉。

粽子成了让我们清凉解暑的小吃之一。众所周知,粽子的必备食材当然是糯米和荷叶,坊间也有口头禅,五月初,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经过三个小时的蒸煮,又软又香的糯米里透着荷叶的阵阵清香,然后在粽子上浇上蜂蜜,吃一口,感觉仿佛在大森林,恍然间又像是在潺潺流水的山谷里,这种芳香在你的唇齿间肆意的绽放。

牛奶鸡蛋醪糟小炉子上的铜锅慢慢的咕咚着,牛奶鸡蛋混着各色豪华干果,吃起来蛋花柔软, 滑嫩爽口,香甜略酸,真是色香味俱全。这道美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美容养颜,只要尝过的朋友不管男女老少没有不爱的。

糖盒盒用沸水调和面粉,揉好擀开,直径大小不等,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呈圆形,每个盒盒需要两张,然后把上好的红白糖、花生、葡萄、核桃仁、玫瑰、红枣泥、牛(羊)油做成馅子,在两张面饼之间摊开合缝,追求吃的艺术的人,也会将面饼置于模子中,压出花纹。在平底油锅中煎烙,稍后翻转,重复几次直到面变得脆而焦黄便成,就可以吃了。

每一种甜食的背后都是临夏人的巧思。在临夏不要只顾着吃肉啦,记得找家甜食小店或者小摊,感受一下大西北式的甜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