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村支书的新打算
时间:2018-03-21

春节刚过,广河县庄窠集镇新民村的马海英,开始打算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别看马海英才20岁,在新民村任村支部书记已有两年。马海英说,新民村有15个社,一多半的村民住在山上,偏僻闭塞的村社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好在有州县有关部门的支持,让作为全县深度贫困村的新民村逐渐摆脱贫困,开始走上致富之路。 

    新民村有406户、20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3户、1330人,按人均年收入3700元的标准,去年有54户实现脱贫目标。 

    地处山阴区,有耕地2534亩的新民村,人均耕地1.37亩,主要种植小麦、油菜,受连年旱灾影响,平均每亩收入300多元。牛羊养殖和劳务输转,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马海英告诉记者,全村45岁以下的村民,一部分人通过县上组织的劳务输转外出打工,每月平均收入3500元;一部分人季节性外出打工,春挖虫草秋摘棉花,每年3个月左右时间都能增加收入。现在,全村每户平均有一人外出务工。 

    目前,村上的168户精准扶贫户,42户预计今年底脱贫。因此,马海英打算,通过扩大牛羊养殖规模来增强预脱贫户的脱贫能力。他和村委会主任正在填表,想争取县上基础母牛养殖发放项目,计划先扶持188户贫困户。一头牛,群众自筹6000元,县上补贴6000元……“如果申报能顺利通过,我们村脱贫步伐会更快一点。”马海英说。 

    走进新民村4社已实现脱贫的张义清家,了解到他的儿子和儿媳在安徽合肥打工,每月收入5000多元,他在家照顾孙子,也照料着2头母牛,去年以6000元卖了一头。  

    他家一年收入3万多元。他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我们镇上所有的深度贫困村,都没有集体经济支撑,发展后劲不足,这也是脱贫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发展要靠自己,不能等靠要。”马海英说,“自发性的家庭养殖,普遍分散,形不成规模,在村里发展规模养殖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除了扶持村民从事牛羊养殖、劳务输转外,村上与村民们规划搞农家乐旅游。6社李子岭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13社黄山大岭有天然的白杨林,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发展农家乐旅游,带动农户进行草鸡散养,计划养殖500多只草鸡,是马海英准备今年着手要干的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都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资源。外面的人走进来,村民走出去,都需要有吸引人的东西才行……”马海英满怀信心地说。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