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百和
马忠华 摄
家乡那条河
◇海 红
我的家乡在康乐县。这里是一个自古被文人墨客誉为“胭脂三川——米粮川”的诗意地方。(胭脂三川:胭脂川、苏集川、中砥川)
家乡有一条河。这条河被称为“三岔河”,由三川之河胭脂河、苏集河、中砥河汇集而成。
我家坐落在离河不远的地方,河对岸是乡亲们的庄稼地。由于河上的桥较远,要去河对面,我们跟着父辈们就直接从河里趟过去。
能帮大人干活的时候,我和小伙伴赶上牛羊到河边去放。牛羊在河两边吃草、饮水。天凉的时候,我们在河里打水仗、摸鱼、捉蝌蚪,等到回家的时候,个个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了。等天气稍微一热,我们便迫不及待一头扎在水里,任凭父母再大声呼唤,也被我们的嬉笑声淹没了。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无一幸免被大人训斥甚至挨揍,因为牛羊钻进了庄稼地里。冬天的时候,我们拿上自制的滑板,到河里去溜冰。动作娴熟的小伙伴,会迎来阵阵叫好声,胆小或者经常“翻船”,则在其他小伙伴的推护下享受着滑冰的快乐。整个冬天,河面上弥漫着我们童年银铃般的笑声。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提着开水、馍馍,趟过河,去给父母送晌午。有时候也会一个人提着篮子,到河对面的地里去拾麦穗。累了,就光脚坐在河边,听着哗哗的水声,边休息边看别的伙伴玩耍。河水从脚下流过,不冷不热,心里很是爽快。
到了上学年纪,每天放学或者节假日,我会拿上几本书到河边去背诵。清新的水草香,啾啾的鸟鸣声,哗哗的流水声,我放大嗓门,肆意“朗读”。说来也怪,那会儿只要一到河边,该背的课本我三下五除二就能记下来。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我的课余时间多半都是在河边度过的。也许是河水赋予了我灵感,上学期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后来我考取了学校并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学习、工作关系,我虽然经常不到河边去,但偶尔去也会看见河对面树林里有晨练的老人和放牧、玩耍的孩子。
再后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很多人进城务工、就业、居住。于是,河两头的桥底下垃圾越来越多,河面上也漂起了塑料袋、鸡毛等杂物。行走在河边,再也闻不到河岸上飘来的那阵阵水草清香,看不到河水里嬉戏的孩童。河水的污染也成了新闻记者抓拍的焦点。有好几年,康乐的工作在省州评比中,均因“脏乱差”而被一票否决。那几年,当地人外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康乐人”。
2015年中旬,县上开始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我家也在改造范围。经过工作人员三四个月的不懈努力,大多数乡亲签订了拆迁协议,但还有几户乡亲就是不同意搬迁。一日,我在河边碰见一位不愿意拆迁的乡亲。“阿姨,您在这里干什么?”我问她。“房子要拆迁,我心里慌,在河边转转”。她回答。“房子是我这辈子一砖一瓦盖起来的,河水也是我这辈子一步一步趟过来的,现在要让离开,还真舍不得”。临走她哽咽着说。何尝不是这样,我家被拆的那几日,我们全家老小连续几个晚上彻夜未眠。家里的点点滴滴、与河水有关的画面不断在脑海里闪现。
两年之后,上千户拆迁群众搬进了沿河而建的安置楼房。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夜灯亮起来,犹如天上璀璨的星星,窗户里时不时传出爽朗的谈笑声。
80岁高龄的父亲在他称为“宫殿”的安置房里安详离世,让一辈子生活在“烂泥坑”的父亲走得无牵无挂。
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一年后,县上决定利用三岔河丰富的水资源建设胭脂湖公园。一听占地面积将达上千亩、绿化面积60%以上,许多关心家乡建设和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认为“摊子铺得有些大”,建议“循序渐进”。得知要建设供大家锻炼身体、观花赏木的公园,当地农户拍手赞成,纷纷将自己的河滩地贡献出来。
两年后,一座围绕着三岔河两岸修建的公园展现在人们眼前:偌大的公园内,广场宽阔平坦,华丽的灯柱包绕广场四周。碧绿的湖水从公园中逶迤穿行。一条条绿荫小道在公园内无限延伸,一座座半园形的大理石墙上讲述五千年文明史、百年共产党人奋斗史和二十四节气的变更。《兰亭序》的碑文里,飘落着历代翰林的墨香。园内的郁金香、牡丹、玫瑰、芍药含苞欲放,马兰花、大丽花、香水百合、马鞭草等争奇斗妍。象征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同心桥,横跨三岔河,由三座造型独特的石拱桥连接而成,中央湖心阁楼造型独特。桥下湖水涟漪,波澜不兴。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四周高楼林立,远处青山逶迤。到了傍晚,华灯初上,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水柱腾空而起,时而像万朵莲花,竞相开放,时而像少女翩翩起舞舞,婀娜多姿,十分壮美。
每逢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旗袍秀、太极拳、老年舞目不暇接,婚纱拍摄、即兴弹唱、现场直播随处可见。分布于三岔河两岸体育公园的喝彩声、儿童公园的玩乐声、百姓大舞台的现唱声不绝入耳,党建主题公园、民族团结主题公园、老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头攒动,各类主题活动竞相开展。沿三岔河一字儿摆开的烧烤摊位上,散发着诱人的美味。
我们有时候带上年迈的母亲来这里,看看当时栽植在自家地边、现已成为公园风景的那三棵柳树,听听水声,也听母亲讲那些过去的事情。
2020年春,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捐赠倡议:在三岔河下游建设牡丹园。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族干部群众纷纷响应,捐赠牡丹树7500余棵,建成了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百年牡丹园。
夏日,沿着临康和二级公路来到康乐县城的三岔河旁,绵延数公里的古树名木长廊映入眼帘。一株株牡丹树树冠圆整,枝杆苍遒,枝叶茂密,整齐划一,蔚为壮观。河滩上,国家保护动物白鹭和苍鹭或缩着脖颈静静等候,或动作敏捷地猛然扑腾;赤麻鸭等水鸟在水里嬉戏、栖息。
康乐因三岔河而兴。胭脂湖公园升级为4A级景区,康乐县获得了“甘肃省园林县城”“最美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生态文旅名县”等荣誉。
康乐人民以三岔河为荣。大家自豪地发出“欢迎你到康乐来”的真诚邀请。
经过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从外地来康乐工作、生活十多年后,丈夫口中的“你们的破康乐”变成了他笔下的“美丽康乐”。
康乐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胸怀笑迎八方宾朋。眼下,依三岔河两岸而建的胭脂湖小学、蓝川中学、景悦府商住小区等一批项目工地正在高歌猛进。
你说,这样的家乡谁人不爱?这样的康乐谁不喜欢?
山谷寻幽处
雍桂花 摄
我在黄草坪等你
◇王发茂
牛羊成群,花儿遍野,鸟鸣悦耳,草原静美。
此刻呀,我就在黄草坪等你。
等你于盛夏。等你于金秋。
山丹花红艳艳,金露梅黄油油,油菜花金晃晃。
这如同仙境,黄土与青藏相接,清凉的风吹醒久居城市的沉闷。温柔似水的山峦,开始打开绿色的镜面,欢声笑语激荡着秀美的原野。
此刻呀,我们需要有潺潺溪水样的澄净,蓝天白云般的心胸。心灵之上唯有明澈,思想深处不掺邪念。
我们的意识滚动着,像在桃源旅行。
没有案牍扰心,没有杂音乱耳。
有的是清净,有的是轻松,有的是静寂。
在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时刻,一切的烦乱,皆可忘乎所以。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何不仿效一回呢?
七月去牡丹谷
◇蒲永天
七月去牡丹谷,似乎不是时候
沿途润人眼目的绿色
一波波涟漪,从远处扩散到心田上
迎面耸立的青峰,云朵飘荡
低处的小溪,恰似心情
在四围群山的呵护下,细细流淌
七月去牡丹谷,似乎不是时候
没有牡丹绽放,夏日的王国里
一坡芍药,一坡野草莓
像是新宠,博得万千蝴蝶翩翩起舞
没有牡丹的牡丹谷,像是打开的书页
她的言说借用浓郁的芬芳
漫游的人群,更像是必要的注释
共同钩织一条山谷赏心的秩序
其实,在牡丹谷
水大多隐于草木之中,而花期已过的牡丹
则隐藏于青山大大小小的褶皱之中
谷底静立的枣红马
像是一枚印章,镇守这里
像是真正的主人,在咀嚼最嫩的青草
槐树关村庄焕新颜
◇张 斌
站在唐蕃古道,槐树关的风口
再也听不见,脚户们哀怨的花儿声
再也看不见,低檐破旧的土房
画轴缓缓展开
远处高山巍峨,近岗绿意盎然,谷中松涛阵阵
村烟袅袅,缭绕于山峦之间
白云悠悠,倒映在湖光之中
青砖红瓦的四合院,错落有致
甘甜的自来水流到了锅里
宽敞的旅游大道修到了门前
漂亮的小轿车开到了农家乐里
扶贫攻坚改变了千年的模样
乡村振兴
山里人们的生活赛过了神仙
花儿临夏 醉美和政
◇阿 子
河州花儿
你是祖国百花苑中
一朵艺术奇葩
在我眼中
只有你
堪比诗经
唯有你
能醉美一座城
松鸣岩养育了你
教会了你高亢而优美的旋律
太子山见证了你
你在茁壮成长
牙塘河的水滋润了你
你在走向远方
你是
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结晶
你是
一部多民族文化通史流传至今
农夫村女锄田忙
轻鞭一挥芳径去
漫闻花儿断续长
远方的客人为你而来
奔向你、拥抱你
沉浸在你幸福的怀抱
你是
花儿与少年
你是
妹妹的山丹花儿开
我也很想
伴着油菜花的清香
领略你醉人的——诗与远方
听一场花儿
享一场口福
畅一场山水
人潮人海
四面八方
奔向
文化、绿色、宜居、美丽
幸福的新和政
这里——
是我梦中的诗与远方
这里——
也是河州花儿的故乡
河州花儿
◇马学武
你是被风干的《诗经》
越干越劲道
拒绝字正腔圆
拒绝文件的表情
一定要热爱古老的河州语
一定要热爱今日的临夏大地
我爱临夏的“花儿”
我爱甘肃的“花儿”
我爱大西北的“花儿”
我爱中国的“花儿”
我爱世界的“花儿”
“花儿”在我体内固有
“花儿”在我的血液里流淌
或燃烧
“活着时捎一份书信来,
死了时托一个梦来”。
河州
◇马亦祥
流水潺潺,侧目绵绵。感河州巨变惊天。清风拂影,佳丽摇船。望地如毯,天如海,柳如烟。
彩车满地,游客拥川。叹新城壮貌光鲜。桃花人面,相遇心牵。看人清俊,山清秀,水清涟。
光临大夏(歌词)
◇尹正龙
雪山闪银光 伫立远方
万涓成水在流淌
大雁写人字 湛蓝天空
一撇一捺顶天地
风起莲花台 云合塬头上
淅淅沥沥春雨降
在临夏山水间流连忘返
编织一幅人间的天堂
月落西山岗 乌啼三关口
流星滑落许下了心愿
光临大夏
吉祥安康山清水秀的临夏
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风行千万里渴望有双翅膀
飞向那思念的地方
光临大夏
花开笑脸天高任我去飞翔
绽放那希望的梦想
临夏,我的家乡
风抚摸的地方
是我的家乡
白云飘过
撒下一路鸟语花香
是谁编织你的美
如玉的模样
摇曳芬芳临夏 我的家乡月亮升起的时候
你是我心中的太阳
阿爸为你挺直脊梁 雨留恋的地方
是我的家乡
流星划过
绽放一片万紫千红
是谁点燃你的梦
诗意的名字
风行大地临夏,我的家乡
太阳落下的时候
你是我梦中的月亮
阿妈为你笑逐颜开
又是一年麦花香
◇驮 夫
周末去山间休闲,映入眼帘的麦田,一片青春年华,轻风拂面,我闻到了一缕飘渺的花香,是那么清爽怡人。
来到田间地头,油绿的麦穗,竖着坚挺的身子,那穗头上每个芒针护着,麦果尖正开着奶油色白花,麦果被叶子包着,那丝丝缕缕的花香勾起我心底久违的情思。
每当麦花飘香的季节,也是农人最闲的时候,只要不是雷雨和蝗虫灾害年,那丰收是肯定的。芒种前后,闻香洗涤家用,这便是农村妇女的主业。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把一家老小的旧衣裤拆洗,破旧的被褥拆洗,那时节,我们家的院墙和晾衣服的长绳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头,院子里的空地上铺上席子,晾着洗了的棉花,母亲一样样清理,一件件缝补,挑灯夜战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麦花飘香的季节,更好的是,麦花开罢,我们可以吃上一年的新麦和“面坠”。做新麦与面坠,那可是一件精细的工程,先选好青黄相间的麦穗,将其割下来,然后扎成把子,蒸在六七层的大笼里,就像蒸馍一样,待麦子蒸熟时,又将其装入麻布袋,由两人抬摔或一人摔打,再将摔打出的麦子与麦草连芒针一块开筛和簸,认真细心,筛簸干净后,青麦(方言叫麻麦)按需分开,一小部分直接可食,另一部分拉到石头磨盘上去推,形成长短不一面绳(方言,面坠),然后浇上熟清油和蒜蓉,凉拌青椒丝或青莱,那个香,无论经过多少年,让人依旧挚爱有加。
又是一年麦花香,我们获得物质生活的大变迁,从农村进入县城,从小县城又转入大城市,远离了故土,当年的孩子已成年过半百的老翁,父母亲已归去多年,可到每年这个时期,我喜欢去田间地头,我又仿佛又闻到了青麦与面坠的香……
人生有很多值得拥有的东西,一切都是最好的,因为它最容易失去。物质和精神的东西,都是生活的标配,你不可永远拥有美好和年轻,尽管你豁达,就像这麦子的成长一样,没有白走的路,年复一年地奉献,不需要你感恩;到时季的绽放,也不向人炫耀。
又是一年麦花香,思念感恩绕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