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红
我的家乡在康乐县。这里是一个自古被文人墨客誉为“胭脂三川——米粮川”的诗意地方。(胭脂三川:胭脂川、苏集川、中砥川)
家乡有一条河。这条河被称为“三岔河”,由三川之河胭脂河、苏集河、中砥河汇集而成。
我家坐落在离河不远的地方,河对岸是乡亲们的庄稼地。由于河上的桥较远,要去河对面,我们跟着父辈们就直接从河里趟过去。
能帮大人干活的时候,我和小伙伴赶上牛羊到河边去放。牛羊在河两边吃草、饮水。天凉的时候,我们在河里打水仗、摸鱼、捉蝌蚪,等到回家的时候,个个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了。等天气稍微一热,我们便迫不及待一头扎在水里,任凭父母再大声呼唤,也被我们的嬉笑声淹没了。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无一幸免被大人训斥甚至挨揍,因为牛羊钻进了庄稼地里。冬天的时候,我们拿上自制的滑板,到河里去溜冰。动作娴熟的小伙伴,会迎来阵阵叫好声,胆小或者经常“翻船”,则在其他小伙伴的推护下享受着滑冰的快乐。整个冬天,河面上弥漫着我们童年银铃般的笑声。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提着开水、馍馍,趟过河,去给父母送晌午。有时候也会一个人提着篮子,到河对面的地里去拾麦穗。累了,就光脚坐在河边,听着哗哗的水声,边休息边看别的伙伴玩耍。河水从脚下流过,不冷不热,心里很是爽快。
到了上学年纪,每天放学或者节假日,我会拿上几本书到河边去背诵。清新的水草香,啾啾的鸟鸣声,哗哗的流水声,我放大嗓门,肆意“朗读”。说来也怪,那会儿只要一到河边,该背的课本我三下五除二就能记下来。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我的课余时间多半都是在河边度过的。也许是河水赋予了我灵感,上学期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后来我考取了学校并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学习、工作关系,我虽然经常不到河边去,但偶尔去也会看见河对面树林里有晨练的老人和放牧、玩耍的孩子。
再后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很多人进城务工、就业、居住。于是,河两头的桥底下垃圾越来越多,河面上也漂起了塑料袋、鸡毛等杂物。行走在河边,再也闻不到河岸上飘来的那阵阵水草清香,看不到河水里嬉戏的孩童。河水的污染也成了新闻记者抓拍的焦点。有好几年,康乐的工作在省州评比中,均因“脏乱差”而被一票否决。那几年,当地人外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康乐人”。
2015年中旬,县上开始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我家也在改造范围。经过工作人员三四个月的不懈努力,大多数乡亲签订了拆迁协议,但还有几户乡亲就是不同意搬迁。一日,我在河边碰见一位不愿意拆迁的乡亲。“阿姨,您在这里干什么?”我问她。“房子要拆迁,我心里慌,在河边转转”。她回答。“房子是我这辈子一砖一瓦盖起来的,河水也是我这辈子一步一步趟过来的,现在要让离开,还真舍不得”。临走她哽咽着说。何尝不是这样,我家被拆的那几日,我们全家老小连续几个晚上彻夜未眠。家里的点点滴滴、与河水有关的画面不断在脑海里闪现。
两年之后,上千户拆迁群众搬进了沿河而建的安置楼房。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夜灯亮起来,犹如天上璀璨的星星,窗户里时不时传出爽朗的谈笑声。
80岁高龄的父亲在他称为“宫殿”的安置房里安详离世,让一辈子生活在“烂泥坑”的父亲走得无牵无挂。
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一年后,县上决定利用三岔河丰富的水资源建设胭脂湖公园。一听占地面积将达上千亩、绿化面积60%以上,许多关心家乡建设和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认为“摊子铺得有些大”,建议“循序渐进”。得知要建设供大家锻炼身体、观花赏木的公园,当地农户拍手赞成,纷纷将自己的河滩地贡献出来。
两年后,一座围绕着三岔河两岸修建的公园展现在人们眼前:偌大的公园内,广场宽阔平坦,华丽的灯柱包绕广场四周。碧绿的湖水从公园中逶迤穿行。一条条绿荫小道在公园内无限延伸,一座座半园形的大理石墙上讲述五千年文明史、百年共产党人奋斗史和二十四节气的变更。《兰亭序》的碑文里,飘落着历代翰林的墨香。园内的郁金香、牡丹、玫瑰、芍药含苞欲放,马兰花、大丽花、香水百合、马鞭草等争奇斗妍。象征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同心桥,横跨三岔河,由三座造型独特的石拱桥连接而成,中央湖心阁楼造型独特。桥下湖水涟漪,波澜不兴。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四周高楼林立,远处青山逶迤。到了傍晚,华灯初上,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水柱腾空而起,时而像万朵莲花,竞相开放,时而像少女翩翩起舞舞,婀娜多姿,十分壮美。
每逢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旗袍秀、太极拳、老年舞目不暇接,婚纱拍摄、即兴弹唱、现场直播随处可见。分布于三岔河两岸体育公园的喝彩声、儿童公园的玩乐声、百姓大舞台的现唱声不绝入耳,党建主题公园、民族团结主题公园、老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头攒动,各类主题活动竞相开展。沿三岔河一字儿摆开的烧烤摊位上,散发着诱人的美味。
我们有时候带上年迈的母亲来这里,看看当时栽植在自家地边、现已成为公园风景的那三棵柳树,听听水声,也听母亲讲那些过去的事情。
2020年春,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捐赠倡议:在三岔河下游建设牡丹园。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族干部群众纷纷响应,捐赠牡丹树7500余棵,建成了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百年牡丹园。
夏日,沿着临康和二级公路来到康乐县城的三岔河旁,绵延数公里的古树名木长廊映入眼帘。一株株牡丹树树冠圆整,枝杆苍遒,枝叶茂密,整齐划一,蔚为壮观。河滩上,国家保护动物白鹭和苍鹭或缩着脖颈静静等候,或动作敏捷地猛然扑腾;赤麻鸭等水鸟在水里嬉戏、栖息。
康乐因三岔河而兴。胭脂湖公园升级为4A级景区,康乐县获得了“甘肃省园林县城”“最美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生态文旅名县”等荣誉。
康乐人民以三岔河为荣。大家自豪地发出“欢迎你到康乐来”的真诚邀请。
经过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从外地来康乐工作、生活十多年后,丈夫口中的“你们的破康乐”变成了他笔下的“美丽康乐”。
康乐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胸怀笑迎八方宾朋。眼下,依三岔河两岸而建的胭脂湖小学、蓝川中学、景悦府商住小区等一批项目工地正在高歌猛进。
你说,这样的家乡谁人不爱?这样的康乐谁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