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考前焦虑怎么办?医生给您来支招!
时间:2020-07-06

焦虑几乎是每位考生考试前都出现过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由应考情景引起,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情绪。随着中、高考的临近,不少考生因过分紧张而出现了考试焦虑,还有不少家长焦虑紧张的程度远远超过考生本身。考试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考试中手抖、心慌、大脑一片空白……怎样才能化解考试焦虑呢?临夏州中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马建祥给出了考前调整心态的四点建议及应对方法。

一是要认清焦虑是个人正常状态,每个人都会有。临近高考时,大多数人都会陷入到焦虑中,因为大家都希望得到好成绩。你遇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存在。

二是要降低目标。考生应该适当降低对这次考试的期望值,人生需要的是不断地、不停地努力,不以一次考试的得失成败论英雄。

三是要降低对平稳心态的追求。马建祥认为,心理状态虽然对考试有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要做好复习计划。临近考试,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复习,切忌“病急乱投医”。

考前失眠怎么办?

据马建祥介绍,在焦虑的考生中失眠问题比较多见,这是因为用脑过度的原因。很多考生由于压力太大,晚上睡觉满脑子都是考试。这时应该让考生知道,躺着就是休息,不用非得睡着。

在考场上焦虑怎么办?

走进考场拿到卷子之后,一些考生会出现发抖、出汗、心慌的状况,导致连比较简单的题都看不懂,如此一来,就会更加紧张。考生应按照平常的期望值做题,在考场上特别紧张的时候,可以做深呼吸,然后继续往下做题。

家长焦虑怎么办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考出骄人的成绩,于是,父母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孩子心理压力的施加者。马建祥说:“家长首先要心态平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马建祥告诉记者,许多家长在高考问题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正常的心态,有的家长比考生本人还要忧心忡忡、寝食难宁。这一时期,考生和家长都需要进行心理调整,让焦躁的心逐渐平静,以良好的心态来共同面对考试。大多数家长认为,进入高三就是进入了非常时期,他们会给孩子更多于以往的关心,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家务劳动,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不容许孩子听歌、看电视或者出去踢球,以为这样才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长期缺乏必要的体力活动会使精神不振,精力涣散。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睡眠和食欲,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紧张的学习中,适当放松,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反而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很多时候,家长由于期盼,产生的压力要比孩子更大,在不经意中家长将这些压力转嫁给了孩子,使孩子们也产生了焦虑。其实高三的孩子都了解高考的重要性,所以家长不必要再给予压力,也没必要在家里设置高考倒计时,家长可抽出时间陪考生到户外活动一下,这样有助于舒缓孩子紧张的心情。马建祥建议,在平时紧张学习的时候,要改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搭配,不能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考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当的期望和关心有可能适得其反,给孩子带来压力并影响备考。他提醒广大家长,在帮孩子备考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一:不少家长望子成龙,给孩子制定一个较高的奋斗目标,动不动就拿名校说事儿,或者与其他学生比较,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

建议:要让孩子有个好心态,家长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心态,应该对孩子有合理的评价和正确的期望,以宽松的心态看待考试,孩子身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不少。

问题二:不时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买各种营养品,不停地鼓励考生,家长无时无刻表现出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这些做法无形中却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建议:家长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要学会做孩子的倾听者,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后,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缓解。

问题三:一些家长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有的成天报着倒计时,有的不停地鼓励孩子。家长成天唠叨与考试有关的事,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反而会增加必要的压力。

建议:不妨坚持每天和孩子谈谈心,谈一些高考之外的话题,淡化紧张情绪,帮孩子排解压力。要多鼓励少唠叨,不责骂,帮孩子建立自信。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情绪变化,但不要刻意地去做一些事情,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想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做孩子生活和心灵上的陪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温暖的爱。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