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古寺遗址
散落的青砖青瓦
石缝中流淌的泉水
山坡上滚落的巨石
半山腰的断崖
大约五年前,在东乡县赵家乡诺尔寨子村的寺沟滩山地上,农民们发现有许多的砖瓦碎片,后经县文管所初步考察,认为此地曾建有大型建筑群,但到底建于何时,又是什么样的建筑,因不见文字记载,难有详尽的说明。
近日,临夏州大辞典总编马志勇先生和县文管所所长高嘉俊经过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和询问当地老人,对寺沟滩山地上曾经存在过的大型建筑群身世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断,根据寺沟滩地名和当地“有佛龛,有壁画”的传说,认为这是一处佛教寺院。至于建造时间,马志勇有如下几种推测:
其一是建于西秦。他认为东乡县赵家乡和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同属“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交通要道。在“丝绸之路”上,多建有佛教寺院和窟龛。据释道世《法苑珠林》文献记载,炳灵寺石窟的开凿历史可上溯到“晋泰始年”,即公元265年。相传,晋代名僧法显当年从炳灵寺渡黄河赴印度取经,并留有他的题记。西秦几代帝王乞伏氏曾管辖临夏、广河一带,西秦氏崇信佛法,并聘中原和西域著名高僧昙摩毗、玄高等为护国大禅师。昙弘、玄绍诸僧也到过西秦。高僧玄绍就在炳灵寺“蝉蜕而逝”。由此可知,当时的西秦已有“凿仙窟以居禅”的风气。因此大夏古寺极有可能和炳灵寺石窟一样也建于那个时期。
其二是建于唐代。据史料记载,公元676年,称雄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藏族政权在中国西部诸民族中已形成自汉、魏以来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吐蕃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藏传佛教文化向东发展影响也广泛深入。同时,《广河县志》上记载,公元763年,河州为吐蕃所占。吐蕃王在大夏川设东道元帅府,节制河湟河西诸部。此地除有吐蕃军人驻扎外,还有大批吐蕃居民。这些驻军和居民,信奉佛教,所以在此地建造了这一寺庙,故起名“大夏古寺”。
其三是建于明代。据《安多政教史》记载,相传,明洪武二年,洮河沿岸,一位猎人在追逐野兽,来到云曲水之畔,看见一位姑娘在洗衣服,打算上前问路。只见这位姑娘,奔向石崖,突然在石崖的中间不见踪影,猎人跑上前去,看见石崖上有自然形成的大悲观世音像。当时,松山池隆寺的堪布秦贡钦听说此事后,在石崖上开通道路,佛像之上修建了殿宇。
为了目睹这一文化遗迹,6月16日,记者一行在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马志勇的带领下来到东乡县实地考察。
村民们所说的“大夏古寺”遗址位于赵家乡石头沟村诺尔寨子社的寺沟滩,离广河县大夏古城村3公里,距挖掘“龙骨”的腊月八沟不足500米。站在诺尔寨山上俯视,但见山体正面的大部分已坍塌,半山腰的黄土层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大树。“这片树林下就是当地人称为大夏古寺的掩埋地。”高嘉俊指着那片树林向记者一行说道。从山顶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下行走,随处可见滚落的巨石和裸露于地表及半掩于土层下破损不全的青砖青瓦。在此山离沟底500米的半山腰处有两处断崖,来到断崖处远远就能听见从山体石缝间流出泉水的声音,在一处断崖记者看到,石缝中流出的4眼泉水,水质很好,已被当地人用塑料管引到附近村落,供人们饮用。眼前景象与《安多政教史》一书上所记载的:“北面的边勒多,有息梅代(藏语,意为牙塘河下游)或称为大悲观音的圣山……在寺院及其附近,有圣哲的宝座,还有记载此地历史的石碑。这座圣像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狮音像,石像的耳朵及手指用泥塑造,从宝座下流出的成就水,作为饮用之水”中对大悲观音圣山的描写,似与赵家乡的大夏古寺相像。
在采访中,该村83岁村民马成海说,这个大夏古寺建于何时,村里人都已不知,但住在这里的人们,一辈一辈在传说,当时在这座山的山体上凿有一座巨大的佛像,旁边建有寺庙,半山上有清泉流出,在此居住的藏族群众很多,香火十分旺盛。后来,由于山体滑坡,将寺庙和大佛掩埋,自此,当地的藏族群众相继搬迁。“相传当时滑坡后,巨石缝里不时会传来马匹的嘶鸣声,十多天叫声不断,叫人听着很是凄惨,”马成海老人转述道。
无论村中老人的口耳相传,还是文史学者的推测分析,都仅仅停留在传说和分析上,但在东乡县赵家乡的寺沟滩山地发现大量的青砖青瓦则是不争的事实,这至少说明在这个深山大沟确曾有过大型寺庙建筑,而且,年代比较久远。目前,所谓的大夏古寺遗迹随着山体滑坡已经深埋地下,有关它的一切说法,只能通过史书上一些只字片言和老人们的传说来推测。但我们相信,今后随着有关部门对它的考古挖掘和深入研究,所谓的“大夏古寺”之谜将会最终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