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培养民族舞蹈的“尖兵”
时间:2019-01-16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第一届表演尖子人才年终汇报晚会结束后,演职人员合影。谭欣露摄

  2018年12月30日晚,中央民族大学大礼堂,一场名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第一届表演尖子人才年终汇报晚会”的演出,赚足了在场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

  这是一场“不寻常”的晚会:整场晚会的19个节目中有13个是独舞,这与舞蹈学院以往晚会以群舞为主的风格大不一样。

  独舞意味着演员需要凭借个体的舞蹈技能赢得观众的认可,每一个动作的质感、每一个眼神的情感表达、每一段音乐的节奏处理,都会呈现在近千双挑剔的眼中,需要极强的个人表现和控制能力。参加表演的“尖子生”们不负众望,赢得好评。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央民大舞蹈学院于2018年6月底启动了一项极具特色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表演尖子人才培养计划”。

  一项因材施教的试验性改革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幸运的是,我们身上这些微弱的光亮被老师们发现了,并呵护着。”入选首届“尖子计划”的2016级学生郝雪妍说道。

  长期以来,中央民大舞蹈学院重视民族民间舞的集体舞编排、创作和人才培养,在国内斩获奖项颇丰,获得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然而,学生们个人单项方面的成就与群体项目相比相形见绌,个人能力突出的学生略显匮乏。这也正是国内大多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更强调学生群舞的协调配合能力,一般不会开设独舞课程,因为独舞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师资和更多的场地,教学成本会成倍增加。

  “尖子计划”正是舞蹈学院教师团队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院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深入探讨后,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空间的提升而进行的尝试。

  该计划旨在选拔出具有杰出表演天赋的本科学生进行专项培养,从初试环节就非常注重个人技术技巧展示、独舞组合展示、即兴表演和创作等个人能力的考察。

  在培养中,老师们因材施教,为学生们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基本功和技巧技能集体培训、剧目编排、专场晚会的策划和排练等内容,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演实践机会,进行个人单项方面的专业提升。

  这项试验性改革举措进一步巩固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的核心地位,获得学生们的高度认可。

  “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入选首届“尖子计划”的2017级舞蹈表演班的柴尔斯激动地说,“不同的训练课程,不同的阶段任务,让我看到了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发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

  一个无私奉献的教学团队

  该计划采取“一对一”的导师制教学,导师们还组成教学小组分别对接2—3名学生。在日常指导与培养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比平时课堂教学中更多的近距离与导师学习、沟通的机会。同时,这也增加了教师们的工作量。

  在制订“尖子计划”之初,舞蹈学院院长马云霞内心忐忑,因为这是一个试验性项目,对参与的教师们将不计课时、不计报酬,基本靠大家的无私奉献,她很担心没有足够多的教师愿意加入计划。

  然而,当计划真正公布并付诸实施后,她却惊喜地发现,教师们和学生们一样以“异乎寻常”的热情积极参与。因为是首届“尖子计划”,经过严格筛选后,最终入选计划的学生仅有15名,而报名参加“尖子计划”的导师则达到了18名之多。

  这支18人的教学团队荟萃了来自蒙古族、回族、彝族、壮族、朝鲜族、土家族、锡伯族、赫哲族等9个民族的舞蹈教学精英,他们在专业上有建树,教学上有特色,工作中肯奉献。其中多名中青年教师都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舞蹈教育教师团队的骨干——这是一支入选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精英教学团队,拥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顶尖的创作水平,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

  “尖子计划”实施半年来,导师们加班加点,利用学生放假时间和每周六上午时间,对学员们进行了古典基训、身心学、舞蹈形象塑造等课程的教学。教师们极其严谨,不仅认真地教授学生们每一个动作、呼吸和身体状态,还会亲自示范给学生看,教他们每一个眼神如何配合,如何调整细微的情绪,如何把握每一个节奏。

  2016级舞蹈表演班的廖海龙对老师们的辛苦付出非常感激,他表示,加入“尖子计划”以来,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舞蹈的知识和技能,还被他们身上的敬业精神所折服。

  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半年来,入选“尖子计划”的学生们获得了一系列表演实践机会。

  去年7月,他们参加了全国舞蹈展演;8月,参加华北五省市(区)舞蹈大赛;9、10月之间,随团出访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斐济,让民族舞蹈享誉南太平洋;11月,参加比利时欧盟艺术节闭幕式专场演出,民族舞蹈惊艳布鲁塞尔;12月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再次光荣绽放。

  “跳舞真正的收获,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技巧,而在于你收获了多少自信。”经历了半年舞台实践后,2016级舞蹈表演班彭凡睿淡定地说道。

  被这种与演出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熏陶了半年时间后,“尖子计划”的学生们获得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信心也随之大大提升,这是他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的收获。

  表演尖子人才培养计划只是中央民大舞蹈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学院将以此为突破点,不断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凸显尖子人才培养计划引领示范作用,写好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奋进之笔,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特色、综合素质全面、有较高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马云霞说。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