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俗称河州北乡,位于黄河上游地带。洮河、大夏河、湟水等河穿流过高山峡谷,从四面八方在这里汇入黄河,贯穿永靖县境。东与临洮相连,南与东乡、临夏县一水之隔,西与积石山县、青海民和县接壤,北与省城兰州毗邻,是一个汉、回、东乡、撒拉、土族等七个民族杂居区。他们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多民族文化,“花儿”是其中最鲜艳的一株奇葩。
炳灵寺花儿会
明《河州志》载“寺在川北六十里,俯首黄河,琢岩为佛,立者高十余丈,卧者长数丈,上中下各八洞,石成五彩。土产檀香异药,泉水洒落,清人心脾,每逢孟夏季冬八月,近运番族,男女来游,唐之古绩也。”每年农历五月端阳,甘、青两省五县的各族群众,约有上万人从水路和旱路先先后后,络绎不绝地赶到炳灵寺,喝药水、漫花儿,持续三、四天已成传统。有首花儿唱到:
炳灵寺峡里的药水泉,
桦木的勺勺啦舀干;
喝上个药水百病散,
高兴者唱了个少年。
由此看开,炳灵寺花儿会的兴起是由喝药水而来。炳灵寺花儿会的延长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独唱、对唱和齐唱。小伙子们尤为活跃,他们登高远瞩,在行走的人群里,花儿的海洋中寻找知心人:
炳灵寺里的石佛爷,
脊背(们)靠崖着哩;
身子转过了头抬起,
心上的人来着哩。
罗家洞花儿会
罗家洞,在永靖县城南岸约五里许,地处黄河复折而西流的悬崖上。《导合志》载:“绝壁有洞,殿阁飞空,有大佛、欢喜佛、千手千眼佛、诸佛菩萨、帝释天、王摇铃、铁牛、古物等。下有僧院三十余所,枣树数千株,藏族往来瞻拜不绝”。这里,最今人瞩目的是古代精工巧匠塑的一对相抱而坐,栩栩如生的全身佛像。
作者: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