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诗与歌的狂欢节
时间:2018-11-01 作者:马少华

7041541034418946.jpg

莲花山花儿会   本报记者 史有东摄

    “花儿”会,被民俗学家称为民间赛诗会、演唱会、放浪形骸的诗与歌的狂欢节,这是非常形象和精当的。如今还同时成为旅游节会、商品交易会。著名民俗学家、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柯杨先生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有深刻精辟的论述,他在《诗与歌的狂欢节.自序》中写到:“大西北,辽阔广袤,雄浑苍凉。谁料得到,茫茫高原深处,竟有一处处绿意葱茏、水碧山秀、寺幽殿雄的歌唱山歌的圣地?大西北,严苛粗砺,求生不易。谁料得到,孜孜矻矻,终年辛劳的人们,竟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诗的氛围、歌的海洋、放浪形骸的狂欢节——‘花儿会’……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民族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脾性爱好不同,却都凭着心灵的感召和传统节令的指点,一年一度,从几十里、几百里的大山深处,走出田园的辛劳,丢下家务的拖累,摆脱礼教的束缚,冲破人心的防范,热热闹闹地汇聚在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大唱特唱,一唱就是几百年,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生命旋律中最欢快的乐章。” 

    河州“花儿”的流行地形成有许多传统的“花儿”会,大大小小的有上百个之多。大多在春夏间举办,届时四面八方的人们如同潮水般走在一起,汇成了此起彼伏的歌声的海洋。每个“花儿”会的会期不完全一样,与当地的气候、农事等有关。河州“花儿”著名“花儿”会有青海省大通县的老爷山“花儿”会、互助县的五峰山“花儿”会和丹麻“花儿”会、乐都县的瞿昙寺“花儿”会、民和县的七里寺“花儿”会等;还有甘肃省和政县的松鸣岩“花儿”会、寺沟“花儿”会、半苍岭“花儿”会,积石山县的大山庄峡“花儿”会,永靖县的炳灵寺“花儿”会和罗家洞“花儿”会,临夏县的拦家庙“花儿”会、大庙山“花儿”会、太子山“花儿”会,兰州市的石佛沟“花儿”会等。 

    松鸣岩“花儿”会是非常典型和知名度很高的河州“花儿”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四月二十九,历时四天。每年的这一天,之后形成传统的“花儿”会。“花儿”会期间,临夏、和政、广河、康乐、夏河、临洮等地的数万名各民族民间歌手云集于此,搭起帐篷,昼夜对歌,歌声此起彼伏,响彻山谷,其情其境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2004年8月,松鸣岩“花儿”会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2008年,松鸣岩“花儿”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积石山县的大山庄峡“花儿”会也闻名遐迩,每年端午节开始,初八结束,时间四天。期间甘肃省积石山县、临夏县,青海省民和县、循化县、化隆县等地数万名“花儿”歌手、爱好者,纷至沓来,纵情山水,以歌会友,畅享生活,这里成为人的海洋、歌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花儿”会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增进各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民间文化、思想和情感交流,提供青年男女间谈情说爱的约会机会,满足和丰富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渴求,释放一年四季忙于劳作的人们的疲惫、苦闷与压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商品贸易的繁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采风、考察、开展学术研讨、采集原生态“花儿”的宝贵时机和理想之地,还成为孕育优秀“花儿”歌手的摇篮,一批批“花儿”歌手在“花儿”会上成长,一个个“花儿”新秀在“花儿”会上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正因为“花儿”会的这些文化特征和历史功能,也才使得“花儿”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薪火相传。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