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颜
五月,我从江南水乡一个猛子扎进甘肃临夏。短暂的行程里,我像一条贪婪的鱼,在其间不停地游弋徜徉。这是一片多么神奇的土地,险些让我在旖旎的异域风光中沉溺而无法呼吸。而今,撷取三朵奇绝之“花”,存留于时间的河。
一、河州牡丹
人说“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我第一次见识牡丹的真容,却真正是在临夏。
五月的暖风吹拂着临夏大地,也催开了万紫千红的河州牡丹。行走在大夏河南岸长达五千米的牡丹长廊上,但见数万株牡丹竞相开放,恣意地摇曳着妩媚的风情,恍惚间似乎走进了一个无比繁华的梦境中。
的确,在儿时,牡丹一直是生长在梦境之中的。家中的花色被面、搪瓷脸盆上,印得最多的,是牡丹。母亲嘴里最常哼的歌,亦是电影 《红牡丹》 的主题曲:“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再后来,自连环画中读到武则天令牡丹一夜开放的故事,又从张爱玲的小说里,讶异于红牡丹与白牡丹这样生动的譬喻。只是,家乡没有牡丹,它只能盛开在我的想象之中。临夏,了却了我一个多年的心愿。
牡丹,是临夏的市花。据说,临夏人种植牡丹的历史已有八百多年。临夏古称河州,直至今日,人们还把临夏牡丹叫做河州牡丹,可谓其历史悠久之明证矣。甘肃有一种说法:“西北牡丹看甘肃,临夏牡丹为最盛。”在《河州志》中,也有“牡丹旧有数十种,冠绝全省”的记载。临夏的土壤,仿佛天生就是为牡丹而准备的。河州牡丹品种之繁多,花色之艳丽,的确是令人惊叹的。魏紫、姚黄、梨花雪、粉西施、佛头青、朱砂红,争奇斗艳。花二乔、绿蝴蝶、醉贵妃,各显神韵。特别是临夏独有的紫斑牡丹,以红、白、紫、黄为基调的花朵中,花瓣基部却生有一簇紫斑,恰如玛瑙之嵌入,或如蜂蝶之停驻,华美异常。“小洛阳”之名,真乃实至名归。
临夏人对牡丹的爱是到了骨子里了。随意走进一家居民的庭院,处处可以看到高大的牡丹,有的庭院竟栽种有十多株牡丹。牡丹盛开时节,他们在自己的家中,就伴着这端庄妩媚、花香袭人的牡丹吃喝拉撒,把芳香种植进了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他们精心地呵护着牡丹,亦收获着牡丹给他们带来的殊荣与富足。他们植牡丹、赏牡丹、唱牡丹、“浪牡丹”,吃着牡丹宴,饮着牡丹酒,欢庆牡丹花开。他们还把对牡丹的钟爱,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作画、刺绣、吟唱、砖雕、木刻、彩绘,无不以牡丹为题材。
我想,临夏人爱牡丹是有理由的。早在1903年,清朝就赦定牡丹为国花。这在1915年版的《辞海》亦有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虽然如今我国尚未确定国花,但牡丹在人们心中的“花中之王”地位早已无可撼动。“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确,置身于芳香馥郁的牡丹花丛,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花可以像牡丹这样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可以配得上“国色天香”这样的词语。巧得是,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早些年亦演唱过一首赞美牡丹的歌——《国色天香》:“牡丹花开春满中华,万紫千红如诗如画。国色天香名言四海,人称天下第一花……”这,不啻为一段牡丹佳话了。
牡丹开放得有多热烈,临夏人对生活的爱就有多热烈。
二、临夏“花儿”
我听过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种类的民歌,却没有一种像临夏“花儿”这样打动我的心。
刚进入临夏州境内,手机里便弹出一条信息:“欢迎您到‘花儿’故乡临夏。”朋友告诉我,不听“花儿”,就不算真正来过临夏。据说,河州“花儿”曲令之多,位列世界山歌之最。2004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就授予临夏“中国花儿之乡”这个称号。再往前追溯,我的江西老乡,明代翰林院大学士解缙还曾为临夏“花儿”写过一首诗呢:“春风一夜冰桥折,霹雳声如百面雷,亦有渔人捕鱼者,短歌微明送月回。”此处的短歌即现时的“花儿”,这首诗也成为临夏民歌最早的文字记录。想必,大才子解缙也曾为这神奇的音韵所倾倒。
听说在临夏,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哼上几句心上的“花儿”。因此,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山间小道,处处飘荡着“花儿”美妙的旋律。但真正将“花儿”这一种歌唱形式发挥到极致的,还要数一年一度的“花儿会”。
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松鸣岩“花儿会”会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花儿”歌手云集而至,安营扎寨。天空瓦蓝瓦蓝,林海碧绿碧绿,天空下,是彩色的旗帜、经幡和帐篷,还有聚集在山坡上、草地里、池水边的人们。他们有戴白帽子的,有围红纱巾的,有穿各色衣裳的,从高处俯看,恰似开放在山野中的一朵朵瑰丽的花儿。
几位歌手停驻在一棵大树下,你来我往对起了歌。立即有许多人围了上来,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如醉如痴,时而掌声雷动。听到激动处,有的竟然扯开嗓子也掺合了进去。我不能够完全听懂他们所唱“花儿”的内容,但我却不能不被那高亢、嘹亮、激越的歌声所震撼。当“哥呀,妹呀”的“花儿”声此伏彼起,我不由得随着他们一起耳热心跳。爱情,是歌声里永恒的话题。“咱们两个一条心,花儿越唱情越深。”“第二个土块撂进来,尕妹你衣裳披上着开门来;背篼扣给在狗身上,尕妹你先走我后跟上。我和我的尕妹俩情深了,就像苦丝蔓缠上了豆杆了,死给着一搭里不分了。”赤裸裸的表白,火辣辣的爱,多么令人艳羡。几天几夜的“花儿会”,谁知道有多少姑娘小伙子唱成了一对儿呢?
而牡丹,依然是他们的最爱。临夏人喜欢用牡丹给女孩子起名字,小伙子更喜欢用牡丹比喻自己的心上人:“尕妹穿的是绿丝裤,好比牡丹打骨朵。”你听,“青石头青来蓝石头蓝,白石头根里的牡丹。”“大山背后山靠山,十二瓣叶叶的牡丹”。没有话筒,没有伴奏,他们凭着一副天然清亮的好嗓子,唱出喜,唱出乐,唱出对家乡的热爱,唱出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