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园位于临夏市红园路路西。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86年,占地面积46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水上面积5200平方米。园内建筑以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风格和高大恢宏相结合,楼阁造型别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砖雕木雕技艺精湛,饮誉西北。它把汉族的木刻、回族的砖雕和藏族的彩绘巧妙地融为一体,配以楹联文化、书法艺术,整个建筑群落错落有致,是一处以古典建筑和花木盆景为主体的庭院式公园。整个红园由牌坊门、清晖轩、石拱桥、风凌阁、如意湖、团结堂、盆景院、怡乐厅、动物园等组成。以园中主题区分为三个院落,前院为花园,现以餐饮业为主,有银星餐厅;中院以建筑和人工湖组成,是文化休闲场所;后院有动物园,有儿童游乐场。
红园
红园路向西,走出头,一座牌坊门就坐西向东矗立在花坛广场,这就是红园的第一道景致牌坊门,也叫晨曦坊。沐浴着每日清晨的万道霞光。这是明末清初年间的建筑,原为临夏城隍庙"牌坊门",1958年修建人民公园时拆迁至红园。这个牌坊门高12米,宽11米,基座为菱形,左右各有四根红漆立柱,支撑起了中间一根粗壮的横梁和左右两个三角形横梁组合,梁上是20个大小不一的斗拱,斗拱上覆盖了重檐庑殿顶。牌坊门的看点是精巧的木架结构,结构的核心是斗拱和重檐,是它们给屋顶以凌空展翅欲飞的动态美。斗拱和重檐,是中国古典建筑常用的结构手段,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是这一联接技术的发展期,到唐宋时期,技术已经成熟,它的主要作用是托举起最外层的桁檩,向更远处挑出一段距离,使建筑物的出檐更加深远,造型也倍加优美壮观。斗拱和重檐是力学支撑技术的实物见证,建筑物的顶部愈是宏伟壮观,斗拱和重檐就愈显得重要,尤其是它的榫卯联接结构,具有抗震的作用。因此,从红园的牌坊门的斗拱和重檐,可以看出临夏木工技术的高超水平。在牌坊门上檐高悬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竖匾,“红园”两字隶书韵味,字大盈尺,古朴苍劲。下檐横梁中间抬印斗拱间,镶嵌了一只木刻彩绘的西游记神话人物孙悟空,形态逼真,活灵活现,更成了少年儿童仰视的地方。整个牌坊木件油漆彩绘,以大五彩配青桩,深浅退晕的技术,绘就了云子、旋子和横梁上的海水朝阳图案。在牌坊门的两侧是带堂心的看墙,白灰底上或书法、或山水,几年一换。牌坊门里的正面影壁是一副大型砖雕“红园风光”,旁边的月亮门,原来是进入红园的主要通道,因了银星餐厅的原因,进入红园也可以走牌坊门旁的大路。牌坊门的红漆立柱上的红园第一副木刻楹联,饱蘸金粉的行书体,非常流畅的道出了临夏的历史和红园的景观:
山河毓秀直臣风范名将浩气耀枹罕
七族结晶崇阁烟霞奇卉芳姿住红园
上联将临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朝王竑王尚书、清代鸦片战争中抗击英法联军的名将朱贵和临夏古代名称枹罕镶嵌其中,表述了临夏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实际。下联将临夏的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和藏族等七个民族团结和睦,以及将红园的景致特色概括出来,整副对联对仗工整、典故明确、表达简约、书法雄浑大气,展现了临夏楹联文化的创作水平。
临夏红园
红园的牌坊门里面是软红彩鹅卵石铺就的通道,中间是花坛,是很多年春节灯展的好地方。再往西,有一对石狮子,南北昂首,中间是著名的一字厅,也叫清晖轩,高高的台基上,正中是歇山顶大五架三转五间结构穿堂,两边是过厅连接着攒尖顶六角厅,六角厅各有一个非常风雅的名字,晴碧厅和积翠厅,过厅边缘雕栏围绕,地面方砖铺就。在晴碧厅和积翠厅两侧,各一幅巨型砖砖雕精品,是临夏砖雕的传世名作,有精雕细刻的“远山塔影”、“归雁图”,刻成于清光绪十六年,距今有120多年历史,虽然历经风雨,当年的风韵依然栩栩如生。还有临夏砖雕名匠周声普亲手刻制的精品之作“山水图”。如果仔细端详,砖雕工匠高超的手艺,不由得令人赞叹。
过了一字厅,绕过圆形花坛,垂柳掩映下的石拱桥若隐若现。架设在红水河上的石拱桥,是游览红园的又一景观。石拱桥全部用巨石造就,弧形的桥身像一道彩虹飞架在红水河上,桥身的栏杆是石条砌就,桥面上青红彩鹅卵石拼出了菱形图案,桥两边各有两个矩形花坛,站在花坛的围栏边,可以欣赏红水河水声滔滔,河岸上柳枝倒垂的美景。这便是红园的第一道风景,银星餐厅经营期间,游客在餐前餐后,可以漫步,可以观赏这人造的美景。
在红园的早期,还包括了临夏的名胜建筑大拱北。大拱北恢复为宗教场所后,进入红园先是从牌坊门买票进入,过一字厅、石拱桥,向北穿过地下通道,就进入了红园中心人工湖。现在不走这条路,也不用买票了。进入红园,直接走牌坊门北边的大路,过了红水河上的钢筋水泥桥,一座南北方向的红门,红门门柱有一副对联:
楼阁参天立千秋流彩
山河缩地来四时蕴春
看见了这副对联,进入此门,就是进入了红园的第二道景观,中院。
中院的看点是人工湖、长廊、荷花池、牡丹园和怡乐堂。人工湖是1978年建成,湖岸弯曲,形似如意,故名如意湖。湖面上架设了曲径桥,中部拱起,搭建了凉亭,名叫姊妹亭,湖东面弓字桥直通湖心亭,有游船在湖面上穿梭,沿湖岸长满了杨柳,夏天里浓荫蔽日,人工湖微波荡漾,树荫里长廊迂回,荷花池绿萍飘摇,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怡乐堂是院中院,迎宾厅就在其中,这里是接待贵宾的地方,豪华典雅,安闲幽静。曾经接待过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费孝通、李铁映,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费孝通先生还为红园的团结堂题写了匾额,留下了“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名句。
中院映入眼帘的主要是牡丹园,驰名陇原大地的奇花异木,各色古桩盆景。红园的绿树名贵的有百年以上的楸树,属于临夏园林保护树种,还有古柏绿松等,绿荫蔽日。花卉品种繁多,有牡丹、芍药、月季、秋菊等等近二百多种,还有专门让花卉越冬的玻璃温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红园内姹紫嫣红,落英缤纷,是游人如织的主要原因。红园的牡丹、芍药堪称一绝,1992年甘肃省首届紫斑牡丹花卉展在红园举行,受到与会者的赞誉。同年,河州紫斑牡丹荣获中国第三届花卉博览会铜奖,为临夏花卉赢得了荣誉。1958年修建红园的时候,曾经向社会征集了古桩盆景,于是红园有了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桩紫薇,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桩樱木等镇园之宝。红园栽培的盆景,曾经荣获甘肃省首届丝绸之路西北大奖赛第一名。
红园的亭台楼阁,水榭殿堂的立柱上都挂有楹联牌匾,楹联内容汇集了临夏文人的集体创作,书匾者都是临夏书法名家,真草隶篆,各领风骚,为红园增添了文化气韵。2006年为了迎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庆典,红园对所有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油漆彩绘,对园内楹柱间的20副楹联重新上漆点金,使这一古老的园林重放异彩,成为州庆期间接待八方贵宾的重要场所。
红园的后院是动物园,由水禽馆、鸣禽馆、猛禽馆、猛兽馆、猴馆、鹿苑、金鱼廊,熊馆等等组成,一度有珍稀动物34种143只(头),其中传说中的仙鹤丹顶鹤,世界唯一一种高原鹤类黑颈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蓝马鸡落户红园,给游人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动物园的旁边是儿童游乐场,有大型游艺机、电动小火车的、秋千、滑梯等娱乐设备,接待了无数的儿童、青少年朋友。
红园广场
红园作为临夏市的人民公园,从2006年向社会免费开放。人民政府在以红园为依托,新建了宽阔的红园文化广场,高耸的现代化射灯,大型雕塑,音乐喷泉,极具特色的砖雕文化墙,汉白玉景观雕饰,以及鲜花草坪,给人民群众创造了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的优美环境。
如今,人在红园坐,景自四边来。浓郁苍翠中,红花冠群芳。透过物象细细揣思,你不难悟出"红园"这个美妙名称的贴切含义,正如一首词中所写:"临夏好,最忆是红园。牡丹尽染红满院,亭阁卧波映栏杆,游人朝夕攀。"红园是临夏历史的百科全书,保留了古河州南城楼、钟鼓楼、城隍庙牌坊、当商会馆门楼、大殿戏楼等等代表了临夏古代建筑水平的风貌,是临夏古典建筑的博物馆,是临夏地区著名的人文景观,更是各族人民友好相处,憩息娱乐的主要场所,是国家"AA"级旅游景点。 (马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