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两中心”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临夏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观摩活动侧记
记者 马麒
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可视化广播直播间、综合演播大厅等场所应有尽有;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乡村大喇叭”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室里,志愿者正和群众一起快乐健身……
7月6日,我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州委宣传部组织州民族日报社、州广播电视台、州文联、各县市委宣传部部长、融媒体中心和文旅局负责人观摩了省州“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示范点临夏县指挥平台和韩集镇姚川村播控平台,临夏市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东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康乐县苏集镇古洞沟村文明实践站、融媒体中心,共同探索推进“两个中心”建设。1天时间,7个观摩点,与会同志纷纷表示: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两个中心”就是要着力解决好理论学习宣传如何更加生动鲜活、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临夏市融媒体中心指挥平台,一幅分布着多个圆点的“融媒地图”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原来,这些圆点是在外记者目前所处的位置,一旦哪个地方有新的采访任务,值班领导可以根据“地图”用最快速度联系附近记者去采访,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与会代表通过平台,与正在几公里外采访的记者进行了视频对话,鼓励记者多写接地气、有温度的新闻报道,用笔端和镜头弘扬正能量、传递党的声音,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临夏市东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的宣传大厅内悬挂着书画作品,供群众欣赏,招募而来的志愿者正在为所里的老人端上精心准备的午饭,老人们围坐在一块,吃着饭、聊着生活趣事,好不热闹。
“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街道志愿者积极参与高龄老人探访关爱、父亲节、端午节等系列活动,营造了助老爱老的浓厚氛围。”东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勤告诉记者。
目前,临夏州已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实践所131个、实践站1198个,成立志愿服务队148支,注册志愿者5.5万多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做到了全覆盖。
走进康乐县苏集镇古洞沟村,几位群众正手持二胡、萨克斯、手风琴等乐器,合奏着一曲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民间小调,表达着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祝福。
“小积分”兑换“大文明”。在古洞沟村党群服务中心文明乡风积分超市,货架上陈列着洗衣液、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不时有村民前来兑换。据超市负责人介绍,只要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洁、婆媳关系好、参加植树公益活动,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村民根据自己的积分可兑换这些物品。现场观摩人员对文明乡风积分超市给予了肯定,并建议针对农村最薄弱的环节,建立起合理的机制,体现出积分兑换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与会代表看资料、听介绍,还纷纷拿起手机和相机,拍下感兴趣的内容。
观摩活动结束后,在康乐县融媒体中心召开了临夏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了当前“两个中心”建设发展成果,认清了当前工作中存在问题与不足,并对下一步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出安排。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地观摩、交流,学习了全州各市县的先进经验和亮点做法,回去后,将结合各自县(市)情实际,不断探索创新、统筹资源,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标准,扎实推进“两个中心”建设,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办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大事,以文明实践活动聚人气,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在基层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文明春风涌动,干事快马扬鞭。此次现场推进会观摩活动的举办,为我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注入了一剂“营养液”和“催化剂”。力量在勃发,共识在凝聚。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此次学习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必将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