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一个星期一早晨,临夏市前河沿清真寺内,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寺管会成员、教长、满拉及部分信教群众的目光追随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是该寺国旗台建成后举行的首次升旗仪式上的一个场景,从那天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开始在前河沿清真寺上空飘扬。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清真寺内升国旗也是对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该寺寺管会主任祁占云说,“爱党、爱国和爱教是一致的,也是信仰的一部分,在清真寺升国旗,是爱党爱国爱教的表现,信教群众是支持和拥护的。现在,只要遇到国家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寺里就会举行升国旗仪式。”
万寿观位于临夏市西郊的北塬山坡上。在万寿观的升国旗仪式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主动在国旗下排列整齐,迎着朝霞齐唱国歌,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上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四进”活动要求,州上及时召开宗教界人士代表、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主任座谈会,并多次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民声,了解民意。在赢得广大宗教界、干部群众一致拥护和支持下,我州在全省率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旗进宗教活动场所试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制定了《临夏州爱国主义教育国旗进宗教活动场所试点工作方案》《临夏州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管理办法》和《临夏州国旗进宗教活动场所国旗台旗杆建设建议方案》。截至目前,全州国旗进宗教活动场所已达466处。
走进临夏市清真北寺,教学楼门沿上“认真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的横幅映入眼帘,门口宣传栏里张贴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海报。6月21日下午,马达吾做完礼拜后,径直走进该寺的文化书屋,翻阅自己喜爱的图书、报纸,学习政策法规。
“现在,在清真寺院内的墙壁上,就能看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再通过阿訇结合教义作的诠释,我对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同。爱国爱教是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项都能在教义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马达吾说出了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步入该寺文化书屋,看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辅导》等书籍杂志整齐摆放、拿取方便。据了解,该寺现有党政、法律、历史、国学经典、文学文化、宗教、科技地理、生活百科和少儿读物9大类近8000册书籍,还有《甘肃日报》《民族日报》等报纸。同时,寺里确定专人对书屋进行管理,全天开放。“寺里的满拉、管理人员及教务人员是书屋固定的阅览对象,部分群众也经常到书屋阅读。”该寺教长马维礼说道,“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信教群众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宗教健康发展、关系和睦和谐。”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宗教界爱党、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我州各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在讲经讲道中,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用信教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法律法规。
清真北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是一个缩影。如今,在我州的很多宗教活动场所的文化书屋,俨然成为群众汲取知识和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大课堂”。目前,全州已建成519处宗教活动场所文化书屋。
早在2013年,国家民委把临夏州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后,我州开展了党报党刊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当年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每年对全州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免费发放1万份《民族日报》,成为全省首个党报进宗教场所的市州。
日前,州委统战部、州宗教局印发了《临夏州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四进”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州扎实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活动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底实现全州宗教活动场所“四进”活动全覆盖。通过“四进”活动的开展,使全州各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团结和谐、发展进步、正信正行的重要阵地;成为团结广大信教群众致力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的重要阵地。
“把‘四进’活动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宗教政策法规‘六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七五’普法等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各县市各宗教的特点和实际,因地因教分类有序实施,制定细化措施统筹推进。特别是通过教职人员培训、召开宗教界人士座谈会、深入宗教场所联系走访等方式,确保了活动实效,进一步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维护全州改革发展大局,为全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州宗教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