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养殖让贫困户“牛”起来
时间:2018-07-06

马海麦是康乐县草滩乡巨那村的村民,家有5人,父母都是残疾人,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力。多年来,全家就靠他种地勉强度日。“我家有5亩地,种的是苞谷和小麦,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根本谈不上挣钱。”马海麦说,靠土地没有致富的希望,以前也想过搞养殖,但没钱,就放弃了。 

    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给马海麦带来了佳音。在驻村工作队和县、乡、村各级的帮助下,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贷到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后,他建起了牛棚,买的4头牛也成为他脱贫的寄托。 

    “这是我今天刚选的2头母牛,每头1.3万元,政府补助7000元。”6月28日,记者在甘肃宏福现代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见到马海麦时,他牵着选购的牛向记者展示。这次县上的产业扶持牛羊引进奖补政策让他坚定了养殖致富的决心。“政府补助,让贫困户自己选购,并帮助建立养殖档案,我觉得很好,政府为我们发展致富也算是操碎了心。”马海麦说道。 

    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康乐县结合县情实际,实施了产业扶持牛羊引进奖补政策,让贫困户走上了赶着牛羊奔小康的路子。“今年,县上计划投入2亿多元,对14472户产业扶持对象给予产业扶持政策,其中对6183户未脱贫户每户给予2万元、8289户巩固提升户每户给予1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帮助贫困户增收。”康乐县农牧局技术员贾德宏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这次选购牛羊,群众可以自行在县内5家企业和市场上选购,但必须由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干部组织贫困户选购。对新购进能繁母牛和能繁母羊的精准扶贫户,每头牛和每只羊政府分别补助7000元和700元,不足部分群众自筹。并由县兽医局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包村干部、村干部、帮扶责任人、贫困户签订产业管理协议,做好牛羊档案、防疫、保险和技术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将帮扶养殖的工作责任到人,给群众带来安全感,激发他们的养殖兴趣,提高养殖效率。”贾德宏说道。 

    甘肃宏福现代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康乐县兽医局经过筛选,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留观场地和技术人员等相关供种资质的企业。为了保证贫困户选购,该企业在签订牛羊引进协议后,迅速从新疆、张掖等地择优采购2500头能繁母牛,并做了相关防疫工作。同时,还为每头牛购买了350元到600元不等的母牛养殖保险,减少了贫困户的养殖风险。“疫苗选用最好的,每头牛的防疫费用是25元。购买保险后,出现死亡等情况,1万元的牛赔7000元,1.2万元以上的赔1.2万元,养殖户基本不承担风险。”该公司总经理雍永福说,公司从17日开始让农户选购,截止6月28日记者采访时,农户已选购2200头。 

    记者发现,马海麦在现场选购牛羊后,填写了康乐县产业扶贫母畜引进养殖管理档案和康乐县产业扶贫贫困户引进(新增)牛羊验收两张表。这两张表非常详细,畜主姓名、服务记录、监管记录,牛的耳标号、体高、体重、品种等和现场验收情况、乡镇验收意见、农牧部门验收意见等面面俱到。管理档案中还相应记录着2018—2020年养殖期间的监测及防疫时间。这两张表,对马海麦来说,是生活的希望。 

    “这次买的牛我一定要精心饲养,等到下了牛犊,养上3年卖掉,收入就高些。”马海麦笑着说。 

    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中,马海麦和康乐县的广大群众正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