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药都牡丹 流韵长
时间:2025-04-17 来源:亳州晚报

图片

国色天香绝世姿,开逢谷雨得春迟。四月的安徽亳州,各种牡丹竞相开放,白若雪、红似火、粉如霞……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亳州牡丹,承载着浓郁的人文情结,见证着历史的兴衰变迁,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亳州大放异彩。如今,全国80%的牡丹根、牡丹籽都汇集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图片

从一句诗词看牡丹之美

图片

图片

据《亳州志》记载,亳州牡丹在晋朝就有御衣黄、叠翠芯珠、桃花湛露等许多名甲天下的极品。

亳州著名文化学者张超凡介绍,牡丹成为观赏植物始于隋朝,到了唐代,时人对于牡丹越发钟爱。

北宋时,亳州牡丹品种已达150多个,姚黄魏紫,国色天香,“观者如织,络绎不绝”。

图片

绽放的亳州牡丹

而亳州的牡丹兴盛时期则在明朝。明朝吏部郎中薛蕙“最嗜此花”,辞官归隐后,在家乡亳州广植牡丹,其后人、明朝官至鸿胪寺少卿的薛凤翔在《亳州牡丹史》记录了薛蕙“偏求他郡善本移植”的经历。

鉴于薛蕙在文人雅士中的影响力,明代中后期亳州有功名的士人纷纷开始种植、鉴赏牡丹,相互结成“斗花局”,大肆建造牡丹园林,搜集天下名品,常常对花吟诗、相互品评,留下了众多咏牡丹的诗,如薛蕙的“红紫纷纷次第稀,故留国色殿春晖”等佳句。

除了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明代曾任亳州知州严汝麟的《亳州牡丹志》、明朝进士夏之臣的《评亳州牡丹》皆描写了亳州牡丹盛极一时的景象,明代文学家袁中道也曾在《游居杮录》里特意提到亳州牡丹。

图片

图片

从一块药圃到万亩药田

图片

图片

除了供人观赏,牡丹的药用价值也极高。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在亳州,药用牡丹的种植史远早于观赏牡丹。相传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今亳州市谯城区开辟药圃,开始种植药用牡丹。由它的根茎配制成的中药具有清热降火、消炎镇痛等疗效。

“亳州的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牡丹生长,培育的牡丹苗根壮苗粗,是全国最大的油用牡丹种子苗木集散地。”亳州市牡丹协会会长张凯说,他老家所在的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张庄曾是远近闻名的牡丹村,父亲是最早一批种植牡丹的药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了为数不多的“万元户”。

图片

华佗牡丹园内游人在观赏牡丹

药用牡丹浑身都是宝。张凯介绍,种植5年以上的牡丹,采其根部“抽筋扒皮”、晒干切片之后就是中药材——亳丹皮;牡丹籽可以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达90%,是优质的木本油料;牡丹花则可以加工制作成为花草茶,2024年开始他以牡丹花为原料制作的中药奶茶就广受欢迎。

2017年,“亳丹皮”获批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亳州市以牡丹种植面积超30万亩获评“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

图片

药材牡丹皮

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日上市中药材2800余种,在地产药材区,牡丹皮每天的成交量都很可观。

“这两年,牡丹皮的价格涨了五倍左右。”张凯告诉记者,全国80%的牡丹根、牡丹籽是通过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的。种植、加工、销售牡丹,有力助推了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

图片

图片

从一花独放到满园春色

图片

图片

“牡丹初无名,以花相类,故以芍药为名,又称‘木芍药’。”张超凡说,牡丹与芍药花型相似,花期相近,古时人们喜欢把牡丹、芍药栽在一个园子里,牡丹、芍药次第开放,满园芬芳。

图片

如今这一诗意画卷在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重现。每年4月至5月,洁白无瑕的牡丹先开,灿若云霞的芍药后开,五彩斑斓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一望无际的花海如烟似云,空气里弥漫着清香,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万亩花海打卡游玩。

与药用牡丹的洁白不同,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华佗牡丹园9大色系100多个品种的牡丹姹紫嫣红,单瓣、重瓣、半重瓣等多种形态,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美,漫步在园内仿佛回到了当年亳州牡丹极尽繁盛的时期。

图片

每年此时,牡丹园都是人气满满。

“太美了,牡丹真不愧是‘国色天香’。”游客陈洁说,她每年都要和家人一起来看牡丹花。

一朵牡丹,承载着厚重历史,也孕育了多元产业。以药为媒,亳州牡丹正在谱写新时代华章。


图片

图片

牡丹诗词

图片

道院看牡丹
明·薛蕙
四月红芳尚满枝,仙家春色怪来迟。
彩云自解停歌扇,香雾时能堕酒卮。
隔槛流莺愁并语,过帘轻燕巧相窥。
无劳地主留坚坐,贪为名花醉不归。

牡丹
明·薛蕙
红紫纷纷次第稀,故留国色殿春晖。
东皇巧思应多少,西子妖魂定是非。
香雾氤氲笼宝靥,流风宛转弄仙衣。
白头更觉钟情剧,忍诉清尊不醉归。

牡丹特产

图片


亳丹皮
牡丹皮,即药牡丹的根皮,又称丹皮,采收3—5年的牡丹,除去根的表皮和皮肉木质,晾干切片。其中产于亳州的牡丹皮,称为亳丹皮,乃亳州地产药材,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亳丹皮质脆硬,折断面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淡粉红色。气芳香,味苦而涩,有麻舌感。中医认为牡丹皮可以清热泻火解毒舒肝。现代医学认为牡丹皮有镇静、镇痛、催眠、降压、抗菌等作用。

牡丹观赏地

图片


华佗牡丹园位于谯城区华佗镇,紧邻神医华佗故里小华庄,园区占地500多亩,有九大色系10大花型100多个牡丹品种。

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位于谯城区十八里镇,连片种植百亩药牡丹,每到四月就是一片盛开的白色花海。这些牡丹不仅可供人观赏,还有药用价值。

(亳州晚报记者 张珍/文 陈显锋/

编辑: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