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河州文化

临夏灿烂文化旅游景点集萃——临夏市

2022-11-30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浏览量:6231

2 临夏灿烂文化.jpg

临夏市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区域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市域东与东乡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县毗邻,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4.4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狭长型地形,是典型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 1800米。辖4个镇、7个街道,35个行政村、43个社区,总人口48万人,境内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

bc087616-c513-4c91-b2e5-5a868fa197c6.jpg

枹罕山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1669776502123126.jpg

人民红园

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园内建筑楼阁造型别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砖雕木雕技艺精湛,享誉西北。

区位优势突出。临夏市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与兰州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有着依藏面兰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商埠,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

eaf2ff32-d133-4038-8656-d205f2f98ce2.jpg

奥体中心

b5151f0c-7241-4229-bb46-1f4f9b866c4b.jpg

3704673d-869c-4ab2-ad2a-07f2c0693cc8.jpg

八坊十三巷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民族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四合院里的木雕彩绘亭台楼阁、巷子里的青砖黛瓦巨幅砖雕,无不展现出临夏建筑的高超极致水平。

旅游资源独特。临夏“花儿”艺术自成一脉、源远流长,紫斑牡丹冠绝国内,砖雕、彩陶、雕刻葫芦更为众多文化瑰宝之最,堪称临夏“三绝”。近年来,临夏市首位推进文旅产业,辖区内八坊十三巷、六十里牡丹长廊、东公馆、彩陶馆等文化旅游景点风格别致,魅力折桥湾、慈王农庄、金色草滩、河州小镇、瓦窑迪乐园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享有牡丹之乡、彩陶之乡、花儿之乡等诸多美誉。

8267efbe-3bd1-47a1-8310-513c80fdb437.jpg

茶马古市

是临夏市一处新建古街区,里有全世界最大的洮砚——中华第一龙砚。

25f8606b-58a4-46f0-842c-ad5eefbb7c3e.jpg

六十里牡丹长廊

商贸物流活跃。临夏市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有“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赞誉。近年来,坚持把培育商贸物流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切入点,先后引进百益集团、北京华联、客都超市、华谊兄弟等知名企业,义乌商贸城、天元国际商业综合体、中天健广场等一批商贸实体和南利、金泰、长荣、俊林等专业市场相继建成运营,全市商贸物流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临夏市持续兴盛的商贸物流产业。

240ec9df-c19d-4ddc-9a04-296cd728ebf0.jpg

东郊公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一所集观赏、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公园。

品牌优势明显。临夏市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特别是牛羊肉、副食品加工和地方风味小吃在西北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通过举办河州牡丹文化月、临博会等节会展会,形成以牛羊肉、乳制品、农畜产品、手工地毯、民族生活用品加工业为主导,酿酒、建材、制香、医药、特色旅游和旅游产品开发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各类产品远销德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家。

(内容摘编自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编的《临夏灿烂文化旅游景点集萃》一书)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