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临夏文艺

大美临夏幸福路·情怀

2022-11-07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浏览量:7925

大美临夏幸福路·情怀

文/安得军

耳子屲美了(者)人醉了,龙虎湾,

醉不过云上的桦梁;

太子山高了(者)云罩了,松鸣岩,

高不过立朝的禹王。

1667785927333759.jpg

10月的最后两天,太子山迎来了深秋的第一场雪,旅游大通道小雨夹雪。清晨,雨雪骤停,天空展晴,露水没脚。路边的万寿菊和大丽花娇艳欲滴,大片冬麦的绿色托起一行行杨树的黄叶,满坡的针叶松也尽披黄金甲;太子山层峦叠嶂、怪石嶙峋,山顶的皑皑白雪照蓝万里晴空,照红朗朗太阳,一架鹰一样大的客机拖着一条长长的白雾,由南向北飞去。

在州上组织的央企和省属在临单位“助力临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观摩研讨活动”中,州上主要领导亲自组织,亲自当向导,带领企业负责人观摩临夏文旅项目建设,感受临夏巨大变化,让企业家更加了解临夏、热爱临夏,助力大美临夏建设。两天时间,观摩团走走停停,走进了一条临夏人多年梦寐以求的幸福路,看了多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缩影,感受了临夏无穷的魅力。身临其境,我们感动着、感悟着,不约而同地说,这两天是今年以来感觉最幸福的日子之一。

1667785990936292.jpg

我们作为临夏本地人或者从外地交流到临夏工作的人,在2019年以来,亲眼目睹、亲身参与了临夏的大建设大发展。在脱贫攻坚崎岖坎坷的爬坡中,和临夏干部群众一起跋涉,回望走过的路,一路山花烂漫,满眼美景;在滚石上山的艰辛努力中,乡村振兴又是别样的风景,整洁美丽的村庄里修通了水泥路、引来了自来水;沟沟岔岔、飞瀑小溪、高原草甸上贯通旅游路,还有一望无际的金露梅掩映着的木栈道,让人无时无刻激动着、心跳着。这颗心跳被“临夏速度”加速,这颗心跳被“临夏模式”骚动。

1667786007713559.jpg

第一天,我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思绪激扬,伴着悠闲的白云、片片飘落的枫叶,在秦公子守护过的太子山下肃立;在明代河州二十四关的三关口长长的水墨画廊前驻足;在临夏县耳子屲梁龙湖湾牧庄人家的美食里喧嚣;在和政县大桦梁云上人间的民宿里安静;在细雨洒落、烟雾静谧的夜晚,站在现代时尚的空中民宿宽大的阳台上,静静地听几片雪花诉说。第二天早晨,雨雪远去,惊喜的目光被缭绕的烟雾带向远山的雪盖,再带进雪山下红顶白墙的新农村,一个个农舍,如一颗颗洒落的珊瑚,被四周的五颜六色拾起;又如同一个穿着时髦的孩子,在母亲的身边快乐玩耍。

1667786031371807.jpg

第二天上午,在州县领导的一路讲解中,我们沿着漂亮的旅游环线,来到桦林古动物化石原址博物馆。这里是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外的又一颗珍珠,这里的古动物化石形成于1600——200万年前,分布密集、种类繁多,原貌保护为“六个世界之最”增添了熠熠光彩。中午,在滴珠山公园,参观河砚博物馆,馆藏的古砚、名人字画让人大饱眼福,从中也能感受到甘肃洮砚开发公司赵先生作为文化名人,对和政深厚文化底蕴的热爱、挖掘和贡献。走在滴珠山公园盘山台阶上,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诗词里,那种家国情怀跃然碑上,读来让人乡愁涌头,双目含泪,不知道是一瓢“醉春风”所陶醉,还是被爱国才子的诗情所感动。

1667786040168935.jpg

下午,怀揣对临夏厚重历史文化的敬重之情,走进临夏州博物馆,参观彩陶、古玉和青铜器。今年,经过州上倡议后,民间收藏者无偿捐赠了一些文物,弥补和丰富了古玉和青铜器等文化元素。馆藏文物尤以彩陶最多,远古先民对黄河的认识、对水的崇拜,以蛙图腾,狩猎耕作,在马家窑文化类型琳琅满目的彩陶上淋漓体现。

1667786049556819.jpg

随着临夏州博物馆对精美彩陶历史的研究,对齐家文化玉器的收集展示,对临夏古人生产生活和社会变迁的追寻,一条大禹封九州的史前建国雏形和黄河黄土文明从史前到近古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地走近眼前……

几亿年前,临夏汪洋大海,海洋生物在蓝色伊甸园里繁衍生息;上千万年前,临夏水草丰茂,大型动物在绿色伊甸园聚群撒欢;一百万年前,黄河形成,临夏逐渐有了古人类;几千年前,就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就在这条混黄奔涌的大河沿岸,临夏的先民们部落群居,分工生产,创造了灿烂的华夏古文明。在星罗棋布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大量的彩陶、古玉和少量的青铜器绽放着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夏文化璀璨光芒;废除禅让、传位于启,大禹治水、导河积石的传说成为清晰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它当作一朵浪花,足以形成巨浪,触没礁石;如果把它当作一段激流,足以开天凿崖,惊天动地。的确,在中华历史以水为美的文化中,处在黄河岸边的临夏人民敬畏水、赞美水、爱护水,崇拜从海洋深处走来的巍巍太子山,热爱从漫天黄风走来的这一片热土,像水一样的胸怀包容一切,像水一样的情怀和谐共进,像水一样的柔情和毅力融合多元文化,共同开发充满生机活力的古老土地,并从中感受临夏文化的历史厚重和现代新奇。

1667786096720100.jpg

晚上,我们从凝重的历史长廊里走出来,走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百益亿农鲜花港,参观了一期工程投运后的鲜切玫瑰种植、加工包装外运过程。这座现代化的新鲜玫瑰生产基地,等到五期工程全部完成投运后,将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到那时,临夏现代农业产业真正走向新时代,走出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看着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自动生产流水线,欣赏着满园争奇斗艳的玫瑰,我想,历史的车轮会滚滚向前。在具有三四百年历史的海洋文明,也就是史学家所说的蓝色文明,雨过地皮湿般地侵蚀过黄色文明后,将会黄进蓝退;我们厚实的黄河文明,也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大河大江一般包罗万象的情怀,现代先进的理念、不断创新的科技和无穷的生机魅力,香飘四海、华冠全球。

1667786108308465.jpg

观摩结束后,我想以自己笨拙的笔端和浅薄的认知,记录下两天的见闻感受,抒发一个走在幸福美好新临夏发展道路上的临夏人的感想,也以自己的微弱气息呼唤临夏文旅春风,以自己的浅薄文字表达对州县领导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无限情怀的崇敬之情,表达对社会各界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所做贡献的敬意。

路是走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40多万临夏人民正沿着几千年敦厚的文明之路走来,怀揣伟大梦想,走进新时代,走向新文明。

黄河无言,太子山不语。一群白鸽飞过,哨声悦耳;今晨,一对南归的大雁,悄声无息地落在大夏河畔,身披霜花,开始筑巢。

意犹未尽,拙诗一首,以表心意。

临夏文旅发展有感

太子雪峰映红阳,龙虎美湾珍馐盛。

大桦云梁听夜雨,滴珠才园砚书珍。

桦林原址镶万兽,彩陶古韵魂图腾。

旅游道远扬美景,幸福美好再征程。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