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得彻骨寒 终有梅花香
——临夏州体育代表团参加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纪实
记者 马瑞鹏
9月23日是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决赛阶段的最后一个比赛日,自5月23日首个项目开赛以来,历时4个月的激烈角逐,省运会比赛的大幕徐徐落下。本届省运会,临夏州代表团共派出399名运动员和53名教练员参加了17个大项的比赛,斩获51.5枚奖牌,其中金牌21.5枚、银牌4枚、铜牌26枚。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创下省第十一届省运会以来(除2018年临夏州承办的第14届省运会)的最好成绩。其中,青少年组比赛共获得47.5枚奖牌,其中金牌19.5枚、银牌4枚、铜牌24枚;大众组比赛中获得2枚金牌、2枚铜牌;我州3个集体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6名教练员、28名运动员和4名临夏籍裁判员分别荣获“优秀教练员”“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和“优秀裁判员”称号,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奋斗目标。
终得梅花扑鼻香
竞技体育比赛中不确定因素非常多,没有永远的冠军,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同时,比赛也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
我州体育代表团开始阶段的比赛并不顺利,金牌成绩曾一度殿后。但最终从领导、工作人员到教练员都顶住了压力,认真分析赛场形势,做到“知己知彼”,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在经历了一个马拉松比赛式的追赶超越过程后,逐步超越兰州新区、嘉峪关、张掖、平凉、金昌、甘南州,金牌榜排名跃居第九,在我州竞技省运会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能够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实属不易,这其中凝聚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和我州代表团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更有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赛场上流过的汗水与泪水,体现了集体作战的力量,诠释了何谓众志成城、何谓同舟共济、何谓同心同德。
代表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每天比赛结束后统计比赛成绩、分析比赛结果、研究比赛策略,运动员则在赛场上奋勇争先。在男女篮(青少年组)的比赛中,孩子们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影响,在每日一赛的高强度比赛中双双拿下冠军。在拿到金牌的那一刻,队员们留下了幸福的泪水。
历经一番寒彻骨
本届省运会上,我州运动员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绩,与日常扎实的备战离不开,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4年寒暑,临夏体育健儿以坚毅顽强的品格,用4年铸一剑的精神,诠释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真谛。
在备战省运会时,无论是“体坛新兵”还是“沙场宿将”,他们克服疫情影响、场地不足、冬寒暑酷等诸多困难,往返奔波于“临时训练场地”,有时在近40多摄氏度高温中挥洒着汗水,有的克服着伤病的疼痛继续坚持训练……
△ 临夏州男女篮(少年组)夺双冠
“上届省运会结束不久,我们就针对性地做了大量工作。”州体育局副局长韩高锦介绍说,围绕我州竞技体育抓优势项目训练的总方针,深化体教结合举措,自2019年开始,州体育局每年和州教育局联合举办全州中学生篮球、足球联赛和田径锦标赛等赛事,在这些比赛优胜的队伍中及时发现一些身体条件优秀、能吃苦耐劳、热爱体育运动的后备人才充实到各项目队伍中。“积极培养教练员、裁判员队伍,使得教练带队伍有水平、赛场执裁中有声音,并积极参与到省运会项目设置与竞赛规程编制中去。做到备战有针对性,实现了扬长避短,增大了争金夺银的可能性。”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本届省运会上,我州在传统优势项目——篮球比赛中大放异彩,男子篮球(少年组)与女子篮球(少年组)均以全胜的战绩,一路通过小组赛、四强赛进入到决赛,最终夺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女子篮球(少年组)自2018年首次组队参赛获得第五名,到本届省运会便顺利夺冠。而男子篮球(少年组)在历届省运会中的最好成绩是亚军,此次夺冠也是历史首次。两队双双夺冠,成为本届省运会上的最大亮点,为我州获得省运会优异成绩立下赫赫战功。
团结协作聚力量
本届省运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也得益于我州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州人民的殷切希望。
在决赛期间,副州长、临夏州代表团团长李勇传达了州委、州政府对我州体育代表团的有关指示精神和期望,对我州在省运动会上所取得的成绩和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运动员在后续的比赛中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再接再厉,团结奋斗,争取创造更加优异的比赛成绩,为临夏体育代表团在省运会上夺取最后胜利贡献更大力量。
坐镇前线指挥调度的州体育局局长海云也提前前往赛区看望慰问篮球、足球、游泳项目的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鼓励他们不畏强手,勇创佳绩。
卧薪尝胆谋发展
在本届省运会备战中,州体育局未雨绸缪、积极备战,及早着手制定参赛目标任务,与各项目代表队签订了参赛目标责任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备战积极性。科研人员深入运动队,为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评价和损伤恢复提供科技服务。各职能部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帮助运动员解决存在的困难和后顾之忧,保证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这些保障都是我州体育代表团取得良好战绩的重要因素。
尽管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但通过比赛,我州代表队也总结出了自身存在的短板。与其他先进地州市相比,在项目布局、训练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与不足;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还需均衡发展;“三大球”“三小球”和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还有待加强,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思考拿出对策、完善提高。
比赛结束了,但我州的体育事业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围绕第十六届省运会新周期和新阶段全省体育工作的实际状况,要系统谋划、重点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实施体育强州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落实体教融合新措施,强化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全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促进全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山桦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