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河州文化

打卡临夏州各博物馆——聆听文物“自述”

2022-05-20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祁金芬  浏览量:1864

11 临夏文物春秋 最新.jpg

国际博物馆日,打卡我州各博物馆——

聆听文物“自述” 欣赏镇馆之宝

记者 祁金芬

“这个彩陶盆做工精美,水波纹线条流畅优美,真漂亮!”

“这是铲齿象化石,从小到大,这么多!”

“快看,这就是中华第一镜。据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铜镜……”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连日来,人们走进临夏州博物馆、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等,参观丰富多彩的藏品,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博物馆展品的魅力,在参观展览中增长知识。

临夏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境内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是青铜文化在黄河流域的繁盛之地……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热爱文物,燃起学习、发掘、研究临夏悠久历史文化的热情,本报特挑选了我州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让这些精美藏品自己告诉你历史智慧,带给你信心和力量。

1653010121686876.jpg

姓名: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水波纹彩陶盆

出生年代:距今约5400-4850年左右

住址:临夏州博物馆

体型:高10.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0.5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国家一级文物。1976年出土于积石山县银川乡水陈村大坪遗址。泥质橙黄陶,大口,斜平沿,圆腹,平底;口沿上均匀分布有12个圆点纹,其间以多条斜线相隔;盆底内壁底部绘数周同心圆纹,圆心内绘数条星斗纹,口沿至同心圆之间的内壁上,绘有主题纹饰水波纹;外壁绘一周变体鸟纹,其间以圆点纹相间。

1653010185231739.jpg

姓名: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人头形彩陶器盖

出生年代:距今约4350—4050年左右

住址:临夏市博物馆 

体型:面部长6.5厘米,宽6.5厘米,头顶至后颈长5.5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国家一级文物。1992年,博物馆工作人员从临夏市王坪村村民手中收购了我。我是由泥质红陶捏塑而成,我的表面略磨光,施黑彩,窄额长脸,椭圆形眼,绘有眉毛,眼窝深陷,高鼻有鼻孔,双耳较长、呈半圆形,双耳有小孔,大嘴微张,发式为直发、中分。头发、眼轮廓线、嘴轮廓线均为黑彩绘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的双眼下方脸颊上的双直线条,仿佛是夺眶而出的眼泪。

1653010226741809.jpg

姓名: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平行锯齿纹彩陶瓮

出生年代:距今约4850—4650年左右

住址:康乐县博物馆

体型:高41.3厘米,腹围149厘米

自我描述: 泥质橙黄陶、纯黑彩绘就的我,短颈,敛口,双腹耳,腹部绘有宽带旋涡纹,肩部至颈部绘有宽带锯齿纹及平行纹。我一般有盛贮器、墓葬随葬品、瓮棺葬具三种用途。盛贮器和墓葬随葬品这两种用法都比较常见,而瓮棺葬的葬具主要以瓮为主,专用于埋葬儿童。

1653010240928813.jpg

姓名:中华第一镜(青铜镜)

出生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

住址: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

体型:直径6.2厘米,厚0.2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国家一级文物。20世纪70年代,我出土于广河齐家坪遗址,我的面世将我国青铜镜的铸造和使用史提前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的表面光素无饰,扁平,背面中间附有一桥形钮,通体锈蚀,但边缘规整光滑,属于一次范模浇铸成型。我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铜镜,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镜”。

1653010256773212.jpg

姓名: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四大圆圈双耳彩陶罐

出生年代:距今约4650—4350年左右

住址:永靖县博物馆

体型:高46.6厘米,口径15.6厘米,底径12.2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半山类型中的精品,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泥质红陶,口沿微侈,直粗颈,阔肩,鼓腹,平底,腹有对称双耳,施黑红彩,内口饰水波纹六组,外口饰网纹,肩腹饰四大圆圈旋涡纹,间饰弧线锯齿纹,腹中部饰宽带纹,水波纹各一条,器型个体较大,胎体光滑,纹饰精致,色彩鲜艳。

1653010271848499.jpg

姓名:甘肃副长吻猴化石 

出生年代:距今约200万年

住址:东乡县博物馆

体型:长17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

自我描述: 1993年,东乡县那勒寺乡一村民在赵家乡龙担山发现了我。2005年,经相关专家鉴定,我的生存时代属于第四纪早更新世。在我被发现以前,世界范围内共发现了3种副长吻猴。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有关专家研究,我与以往发现的长吻猴都不同,尤其是牙齿的形态比较独特,因此给我定了一个新的种名“甘肃副长吻猴”。

1653010285166443.jpg

姓名: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漩涡纹双耳彩陶罐

出生年代:距今约4650—4350年左右

住址:积石山县博物馆

体型:高34厘米,口径15.7厘米,腹径109.9厘米,底径13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国家二级文物。我们半山类型彩陶家族成员主要有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1988年积石山县癿藏乡吊地屲村一村民将我捐赠给博物馆。泥质红陶造就的我,撇口,束颈,溜肩,腹部饰对称的双耳,施黑彩,肩腹部有四方连续漩涡锯齿纹,下饰一周水波纹。胎体光亮,纹饰细腻规整。

1653010298494077.jpg

姓名:铲齿象头骨发育系列化石

出生年代:距今1550—1230万年前

住址: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体型:从3、4个月到40多岁不同年龄段铲齿象头骨化石

自我描述: 我是一种已灭绝的古代象,因前端并排长着一对扁平的下门齿,形状恰似一个大铲子,故得名铲齿象。我国是铲齿象化石最丰富的国家,而和政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铲齿象化石产地之一。我的出土完整地再现了铲齿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头骨的发育过程。因为拥有独一无二的我,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上铲齿象头骨化石最多的博物馆”。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