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临夏文艺

临夏文苑·特辑(2022.5.19)

2022-05-19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浏览量:7644

1652924458234001.jpg

布楞沟原声话沧桑

——读马如基新作《布楞沟情愫》

包天锡

刚刚过去的3月的一天,在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民族群友的聚会上,东乡族作家马如基把他最近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布楞沟情愫》一书赠送给大家。这是他的诗歌集《漫行集》、散文集《山色秋韵》和他主编的《河州风情》之后的第四部著作。

他当场发表感言说,“新中国的成立,让世居大山的东乡人见到了红太阳,依据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立了东乡族自治县,确认东乡人是一个整体民族——东乡族。历史上,东乡人曾被称为‘东乡回’‘东乡土人’,没有政治地位。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根本改变了东乡人的历史命运。其中,让每一个东乡人特别铭记的是,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看望东乡族群众,嘱咐各级干部们‘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寥寥数语,字字千钧。”

布楞沟村,夹在东乡县高山乡和达板镇之间长达十多公里的山沟里,共有5个自然村,56户人家,全是东乡族。过去最大的困难是吃水,要到15公里之外的洮河去人背畜驮。现在,全村都集中搬迁到一处新农村,长期存在的“吃水、行路、住房、就医、上学、增收”这六大难题都得到了解决。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群众用电享受着大片光伏板收集的太阳能,村委会、小学、幼儿园、卫生室依次排布。一块削山填沟平整出来的大广场用水泥硬化、花砖铺地。广场北侧两层楼房是东乡县扶贫办和中石化援建的扶贫车间,由东乡族回乡创业的女大学生马娟组织当地妇女们按照民族传统手工艺加工生产特色油炸食品打包外销。整个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面积改造,县上安排造林工程,在布楞沟流域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光是布楞沟村就累计完成生态造林6000余亩。近两年来,在布楞沟开展山旱地林果产业示范园建设,种植了1.7万亩生态林、1.4万亩经济林。给这些林木浇水用的管道,有喷灌也有滴灌,总长有六七十公里。新农村每户家院都有冷、热水两个水龙头,水井台上镶嵌着“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两行红彤彤的大字。

马如基是紧挨着布楞沟的达板乡人,布楞沟是达板乡的一个村。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冬天,布楞沟没降一片雪,冬旱连着春旱,乡亲们心急如焚。直到清明时节才下了一场雨,达板公社指派达板村组织劳力支援布楞沟抢墒抢种。作为村干部的马如基带领乡亲们赶着数头牲口去布楞沟帮忙,刚好县上也从外地调来洋芋新品种,抢墒抢种才解了布楞沟的燃眉之急。但是,布楞沟的干旱问题始终揪着大家的心。

其实,整个东乡就是个干旱山区。当时有20多万人口,24个乡镇,2000多个自然村,这么大的问题谁能解决?所谓东乡,是因为古河州城的四周围绕着东西南北四个乡。东面的乡就是东乡,东乡族也是因地得名。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十年九旱,外地人到东乡一看就不由得皱起眉头。但是东乡人对这片山乡,则怀着对母亲般深厚的情义。他们祖祖辈辈生生不息,这里是他们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从这片山乡走出来许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解放军部队,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热情。其中有国家一级作家汪玉良、大学教授马自祥,还有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英雄指战员唐万成等。

如何解决东乡的干旱?这个问题始终挂在新中国各级领导的工作日程上。80年代初,省、州领导想用移民的办法,把东乡一些特别干旱的乡村搬迁到本省水土条件比较好的玉门市花海地区。政府专门修好了移民住房和学校,但是只有一少部分人家迁去了花海,大多数人家还是留恋他们的老家不肯走。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有关领导来东乡调查研究,重启了1958年规划并初步施工却没有干成的南阳渠水利工程方案。经过重新勘察设计,拨款数亿元,在原称南乡的和政县建成了南阳渠水源工程牙塘水库,并凿穿南阳山隧道,把水渠修到东乡大部分乡村,解决了那里的用水问题。但是还有一些乡村因为地形地质等困难问题,没能解决。其中,就有布楞沟村。后来,在中石化等中央企业和省、州、县、乡持续帮扶下,布楞沟村终于脱贫。

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坐在电视机前聆听的马如基激动万分,感慨万千,不由得回想起8年前那个值得纪念的极不寻常的日子。他觉得,布楞沟已经不只是这个村子的名称,而是东乡人民新时代的象征。

全面小康,除了物质生活的全面改善,还要人的全面发展。马如基也很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持续发展东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他本人就是文化教育的受益者。他刚开始是达板乡一个村干部,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培养后来招录为国家干部,先后担任唐汪乡党委书记、春台乡党委书记,临夏州驻青海格尔木办事处副主任、经贸公司副经理,临夏州委对台工作办公室主任。

每到一处,他虚心学习,积极主动调查研究。在格尔木他看了“将军公园”之后,又继续深入了解到慕生忠这位开国少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中走出来,又在驻守青藏高原时继续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荒原上开创建成了新城格尔木,奠定了中国西部盐化和石化工业基础,后又担任青藏公路建设总指挥,打破“洋专家”们所谓“唐古拉山是人类不可逾越的死亡屏障”的吓人论证,带领数万人艰苦奋斗,成功实现了“让共和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胜利开进拉萨城”的钢铁誓言。这使马如基感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就是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一有机会,马如基就把他在格尔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给朋友们。

他在工作时看到一本《甘青宁史略》的书,读到明史部分,发现成化年间兵部尚书王竑是自己家乡河州人士,正是著名“仁义巷”中“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五尺又何妨”的故事主人,他立刻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碰到村里两家人为相邻地块的地埂曲直发生利益争执,有一位白胡子长者上前讲解了“仁义巷”的故事,争执双方就马上和解了。马如基当时年少还不懂其中的道理,但他记住了这个故事。他又读到王竑在朝堂上大义凛然,带头出手,用笏板打灭了作恶多端的权奸马顺的嚣张气焰,并在担任巡抚时“治河先治人”,查办贪官污吏、铲除地痞恶霸等英雄事迹,更加深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正义永存的伟大民族。之后,他非常热心地研究王竑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品格。他写的《保国安民建勋业》等文章受到临夏王竑文化研究会同仁们一致的好评,并推举他为该研究会副主任。

后来他担任州委对台工作办公室主任时感到工作生疏,但他学习先贤克服困难,大量查阅历史资料,调查并熟悉去台人员各种关系,热情周到服务台属回乡探亲,耐心细致解释党的政策,牵动了在台亲属的故乡情感,台属们称台办为“娘家”。他写的《台湾同胞的故乡情》,也是一份精细生动的工作总结。上级台办奖励性安排他去福建、深圳、广州等地观光旅游。

在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和发展成就,他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台办工作他只是边学边干,自己还不知道行不行,就受到上级的重视和奖励。回想比对一下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对家中老伴一辈子窝在家里操心儿女孙辈三十多口人的大事小事,累得体弱多病,却对她没有给予一点关照。她天生聪明能干,要不是缺了文化,实际上比自己强。这是事实也是问题,重重地压在马如基的心底。直等退休了,马如基第一件事就领上老伴去了杭州、苏州、扬州、无锡、深圳等大城市观光旅游,又到新疆走亲访友,最后专程去看了北京天安门,最后又坐飞机回来。谁也没想到,就这么一趟领老伴出远门开眼界散散心,竟使老伴整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使马如基的心里轻松了许多。

马如基是土生土长的老东乡,对东乡情况了如指掌。他也是新东乡,既怀着对布楞沟炽热的情愫,又有许多的新思想感悟。他和我是老同事、老朋友,我看他的书也看他人。他人还是好人,书也是好书。我也理解他还有很多素材没有写进去,话没说完的遗憾。我劝他继续完成是应尽的责任,退休了虽然不再上班,但写下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思想感悟,也是继续作贡献。


63b6ae4b-eae2-4e51-9427-3d12ab884e7f.jpg.jpg

绚 烂  朱梓 摄


五月里的思念

◇ 马永清

五月的风

唤醒了深藏的心事

五月的雨

打湿了思念的眼眸

五月的牡丹

绽放在大夏河畔

五月的爱

眼里溢满了泪水

在时光的记忆里

母亲的呼唤是世上最美的声音


母亲是一种岁月

那是一路奔波后

最向往回到的地方

母亲是一种爱怜

那是忙碌的日子里

挥之不去的思念

母亲是一种牵挂

那是伤心、难过的时候

在温暖的怀抱里

避风避雨温馨的港湾


时光沉淀了人生

在伟大、无私的母爱里

给了子女一生的恩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慢慢变老的路上

懂得了母亲是默默付出,从不求回报之人

在五月花开的馨香里

每一朵花儿像母亲的娇美颜容

让牡丹带去我深情的祝福和思念

天之大,唯有母亲的爱完美无瑕


孝子峰

(外一首)

◇ 冯尚玉

岁月的刻刀

把你刻成了柱子的形状

千万年的风吹日晒

仍旧屹立在那片土地上


著一身红

说成是丹霞

默默的瞩望

温顺有加


命那个诗意的名

给游客是个提醒

多少的说教

总不如自己的领会


东公馆

官邸没有做成

却给人民留下遗产

砖雕、木雕与彩绘的技艺

成了非遗的产物


工匠的手艺

聪明的智慧

民间的文化

通过四座四合院

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支教日记——

新农村建设

◇ 李平元

今天是周五,老师和学生都放假了,留下我一人独守校园,我在一丝的惶恐和寂寞中度过了第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吃了一桶泡面,实在按耐不住寂寞来到了街道上,看到一些村民正在整治村道,就走过去凑热闹。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问道:“你是新来的学校的老师吗?”

“是的,我是从敦煌到咱们这儿支教的老师,我姓李,您是?”

“我在咱们这个镇上工作(后来了解到他是这个镇上的副镇长),我姓善,善良的善。”

“咱们这些工程是村民集资修建的吗?”

“不,我们这儿经济条件不太好,村民收入不高,都是上面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示范村中的项目。”

“我现在要到各个村子看一看,要不你也随我一起看看?”

这可把我高兴坏了,于是我随善镇长一路同行,他给我讲了很多当地的知识,也让我见识了一下真实的癿藏镇。

癿藏镇位于积石山县东南,距县城公路里程27公里,是积石山县的第二大镇,人口有1.8万人,共有10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78.8%。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乘着善镇长的车一路参观了甘藏沟村、麻坝村、吊地洼村、旧城村和幸福苑社区,每到一个村子,他检查他的工作,我就到处参观。一路所见让我这个外地人感慨万千,新农村建设在这儿是实实在在的。一是新建设。在我的印象中村政府大都破旧不堪,村民的房子也谈不上好,但这儿不一样,村民的房子都是红瓦白墙的砖房,村委会也是全新的楼房或者砖混结构的平房,有全套的健身器材,所在的学校也是高标准的教学楼。二是信息化。各村都建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乡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在乡村建设基层服务中心,帮百姓和乡村做好信息采集、发布、推广与共享,落实民生服务。三是民生化。我看到的所有的建设都是以精准服务民生为目标,如健身器材、社区服务中心,还有正在进行的乡村下水改造、柏油路面硬化等等。

由于时间关系,我走马观花式地看了一个多小时,但已真实地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老百姓的关心,也体会到了基层政府对工作的重视。更看到因为有一大批能沉下去的干部,才使祖国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期待一年后,当我离开时能看到新的癿藏镇。


搅团情结

王佐伟

54def0b0-d63e-4556-8495-d4a4dce45a08.jpg.jpg

阳春三月,张婶家的茶园开业了。

张婶家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如期脱贫。张婶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用张婶的话说,咱不松劲,咱要在小康路上飞展呢。

小山村风景秀美,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

张婶瞅中商机,想在自家林地开个茶园。

天时地利有了,缺钱。她的儿子刚上大学,虽说申请了助学贷款,但每月的伙食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正一筹莫展时,驻村书记上门了:听说你们计划开茶园,好事呀,政府有创业贷款资金,我担保。

瞌睡遇到枕头了。张婶高兴地说,书记快上炕,你爱吃搅团,嫂子给你露一手。你先和老爷子刮碗子。说罢钻进灶房,一阵锅碗瓢盆的叮当作响。滋啦,一股炝浆水的浓香弥漫了四合院的上空。

一阵咚咚的捣蒜声响罢,张婶端着搅团进来了。

搅团翠嫩如玉,绵软滑溜。调上油泼辣子,油泼蒜泥,书记大快朵颐,头上热气腾腾。

吃罢喝罢,书记建议:嫂子的搅团散得这么好,茶园的食谱里应该添上家常小吃。

书记,你说到我心肺上了。

书记呵呵笑着说:如今生活好了,人们倒喜欢素淡的家常饭。

好主意。张婶喜笑颜开,胖脸开成一朵牡丹花。

张婶茶园开张的头一拨客人接待了几位长者。

招呼客人坐上满间炕,倒上盖碗茶,两人钻进厨房。

火苗红红地舔着锅底,瞅着锅里的水滚成牡丹花,张婶一手执擀面杖,一手抓起豆面,边撒边搅动。那豆面黄澄澄,酥楞楞,有股冲鼻的豆香味。

锅里开始冒噗噗的小气泡了,张婶停了撒面,双手握着擀面杖轻盈地搅动。随着搅动速度的加快,身体各部位都在有节奏的扭动,好像跳舞。

饭熟了,张婶把搅团盛在青花瓷碗里。勺背先沾沾浆水,在搅团碗里轻摁两下,然后把碗托在掌心里,一边快速旋转,一边用勺背按压,薄厚均实了,浇上滚烫的浆水。

张叔端着盛搅团的大红木盘走向客房。

一位老者用鼻子凑近碗边深深嗅,脸上的皱纹一圈圈起了涟漪。竖起大拇指夸:地道,开吃。

那个眉心有颗大黑痣的老者吃着吃着,淌眼泪了。张叔一惊,递上纸巾,小心地问:叔,这是咋了呀?

自从母亲过世后,再没吃过这样香的搅团,我想娘了。

张婶一炮打响,张婶家的茶园生意火爆。

其间,张婶接待了一位乡上领导陪的耄耋老者。那老者不吃手抓羊肉,不吃爆炒草鸡,端端点名要吃碗豆面搅团。

张婶使出浑身解数做拿手好戏,席间,老者频频竖起大拇指。

客人太多,张婶无暇寒暄,老者临走加了张婶的微信。

晚上忙完,张婶打开手机,一个微信名叫望故乡的给她发送了十几个赞。张婶知道这是那个气宇轩昂的老者发来的。下面有一段长长的文字令张婶泪目。

我是本地人,解放前夕,当兵的我身不由己去了国外,一去几十年。走过千山万水,还是家乡的风景美丽;吃遍美味佳肴,都不如阿娘撒的一碗搅团。听说,阿娘在望眼欲穿的几十年等待中麻了眼。吃嫂子撒的搅团,我嗅到了娘的味道。

张婶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儿。

接着还有一段话:我决定投资家乡,报效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我很快会回来的,再吃你撒的搅团。

张婶忙附上欢迎的表情符号,并给了一个热烈拥抱。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